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合并埋线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6h】

针刺合并埋线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第二节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中医学研究概述

第三节 中医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研究综述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试验设计方法

2病例选择标准:

3技术路线

4 治疗方法:

5 质量控制

6 数据管理

7统计分析

8 医学伦理原则

9 观察项目:

10 研究结果

11 典型病例

第三章 讨 论

1激痛点的起源、发展与临床应用

2穴位效应特异性

3“输穴”选穴依据:

4“输主体重节痛”的机理

5 埋线疗法的源流及其机理探讨

6 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 小结与展望

第一节 小 结

第二节 展 望

参考文献

附录附.临床观察表

附表一外文缩略语表

附表二 麦吉尔疼痛量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1.目的  观察“针刺合并埋线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为治疗该病症提供一种的简便无创安全有效的新疗法。  2.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9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针刺合并埋线”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埋线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埋线对照组各30例。三组均5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疗程(包括不足10天痊愈者),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三组病人均在每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进行评价计分。根据治疗前后的积分来衡量治疗效果,观察以上三种不同方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三组之间疗效的差异。  3.结果  通过疼痛评定指数、视觉模拟评分和现时疼痛强度三项指标的评分,“针刺合并埋线”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埋线对照组积分在治疗前后分别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埋线对照组显愈率分别为70%、36.7%、43.3%,经Ridit检验,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埋线对照组间显愈率比较均P<0.001,而针刺对照组、埋线对照组之间P>0.05;治疗组较其他两组对照组有效以上病例病程比较P<0.001,而对照组之间疗程比较P>0.05,表明治疗组治疗MPS疗程明显短于针刺对照组、埋线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之间疗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4.结论  1、相同疗程下,埋线疗法与针刺激痛点治疗MPS疗效相当,但操作上更加简便,时间安排更加灵活。不足之处:个别人群出现过敏反应,应当改进埋线材质。2、治疗组针刺取穴精简,进一步验证了经典“输主体重节痛理论”,并在相同疗程中,显愈率均优于两组对照组,且操作简便,易于临床推广。不足之处:未进行独取输穴与独取激痛点治疗MPS临床疗效对比。3、通过羊肠线对穴位双重柔和的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刺激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起到了以线代针、针药双效的特殊作用。4、针刺输穴后,再进行埋线疗法,治疗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比例明显少于埋线对照组。提示:针刺输穴还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