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扶贫项目的效益与青海土族农村社区发展
【6h】

扶贫项目的效益与青海土族农村社区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农村贫困问题相关研究状况

二、关于“参与式”相关研究

三、社区相关研究状况

第三节 相关说明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调查点选择

第一章 社区印象:扶贫项目的进入与实施

第一节 田野点的基本印象

第二节 扶贫项目的基本印象

第三节 扶贫项目的进入与实施

一、扶贫项目进入社区的渠道

三、扶贫项目在社区内的实施

第二章 社区发展:扶贫项目的影响

第一节 村民对扶贫项目的认知

一、村民对扶贫项目的认知

二、村民参与项目的意愿及原因

第二节 扶贫项目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一、整体影响

二、个体层面的影响

三、社区层面的影响

第三节 对社区扶贫项目的若干分析

一、项目满足需求的情况分析

二、影响项目效果的因素分析

三、项目关注点在民族社区的“弱化”与“缺失”

第三章 社区守望:社区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反思

第一节 社区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个体和家庭面临的困境

二、社区面临的困境

三、有待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第二节 对未来社区发展的反思

一、扶贫项目外援推动的关注点

二、内源动力激活的关注点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农村民族社区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第三节 村民自觉与项目驱动

第四节 村民发展与社区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A:农村扶贫开发项目社会效益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B:多士代村大事记

附录C:关于表格和图示说明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参与科研情况

后记

展开▼

摘要

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现代化”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人类课题。在国家政策和扶贫项目向西部农村民族地区倾斜的今天,少数民族社区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图景,国家相关扶贫政策和项目对他们的帮助有多大,产生的效果又如何,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社区的发展,这些思考与研究对于农村民族社区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本论文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多士代社区为研究对象,采取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社区扶贫开发项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扶贫项目的效益进行了评估,并认为项目给社区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文化与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但是部分项目的规划与实施脱离了实际的社会、文化情境,造成了项目关注点在民族社区的“弱化”与“缺失”。其次在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充分保证村民的“话语权”,让村民思索自己与社区发展仍面临的困扰,进而探讨扶贫开发项目在推动民族社区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促使从民族社区战略发展的角度,思考如何构建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道路。最终笔者认为在扶贫项目等外源推动力作用下,必须注重内源动力的激活,才能实现社区的良性发展,首先要做到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次要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再次要将村民自觉与项目驱动有效结合,最后要实现村民发展与社区发展的高度统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