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临夏八坊:一个传统与现代回族社区的建构
【6h】

临夏八坊:一个传统与现代回族社区的建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附图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理路与意义

二、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内学术界相关研究

(二)国外学术界相关研究

(三)关于临夏及八坊回族社区的民族学研究

三、田野工作与研究方法—熟悉的我走进陌生的世界

(一)徘徊于自观与他观间的田野理解

(二)参与—体验—对话—交流—理解:熟悉与陌生间的田野

(三)研究方法及田野历程

四、相关概念的阐释及界定

(一)教坊与哲玛提

(二)社区、民族社区、回族社区

第二章变迁与适应——八坊回族社区的历程

第一节八坊人文地理生态环境

一、多元叙述中的八坊

二、置身多元生态历史文化环境中的八坊社区

三、 一体多元的社区伊斯兰文化

四、 多元经济文化类型间的生计选择

五、国家行政规划变迁中的八坊

第二节八坊回族社区形成及变迁历程

第三节互动与调适中的八坊传统社区建构

一、单一教坊到多教坊

二、解构与重构中的多坊一区形态

三、多重因素共塑下的八坊同族社会

第三章“教坊”与“社区”——传统和现代间的社区结构

第一节民族文化认同下的传统教坊社区结构

一、八坊回族传统社区的社会结构

二、清真寺功能的发挥与五位一体传统教坊结构的构建

第二节现代国家体系中的居民社区结构

一、八坊回族聚居区现代居民社区的形成

二、八坊回族聚居区现代居民社区的社会结构

三、社区工作

四、社区功能的发挥和现代居民社区结构的建构

第三节认同与互动中的社区二元一体结构

一、爱国爱教的民族认同

二、礼俗仪式与社区工作中的认同与互动

三、教坊-社区与家庭—二元一体的八坊社会结构

第四章文化传承与适应发展——传统与现代间的教育

第一节现代教育与适应发展

一、民国时期的八坊回族学校教育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八坊学校教育

第二节文化自觉与适应传承—传统经堂教育的适应性改革

一历史上八坊回族传统的经堂教育

二、文化自觉与传统经堂教育的适应性改革

三、适应困境与寻求突破

第三节适应性创新与教育方式的多元选择

一、民办学校教育

二、民族职业教育

三、业余教育

四、假期教育

五、女学教育

六、民族幼儿教育

第四节传统与现代间的教育—八坊回族假期教育的田野与思考

一、假期教育模式的缘起

二、假期教育模式的功能

三、回族假期教育的教学过程

第五章文化与市场间生计——八坊回族的经济生活

第一节八坊回族经济的历史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商业贸易

二、改革开放前的八坊回族经济

三、改革开放后的八坊回族经济

第二节 八坊回族的生计方式

一、八坊传统商业生计方式的形成

二、八坊回族生计方式的变迁

三、生计变迁的特点

第三节依坊而商的民族聚居区经济

一、依坊而商的街居经济

二、围坊而商的市场

三、八坊回族社区的民族聚居区经济

第六章仪式与语言——交流与互动中的文化与认同表达

第一节八坊回族仪式中的互动与认同表达——临夏八坊回族穆斯林圣纪仪式的田野考察

一、仪式前的准备

二、仪式过程

三、仪式中的符号与认同表达

四、仪式中的互动与交流

第二节互动交流与认同表达的符号—八坊话

一、 “八坊话”的语言特点

二、 “八坊话”的文化解读

第七章网络中的社区

第一节商业流通网络中的社区

一、历史上的商业贸易网络

二、改革开放后的商贸网络

三、回族商贸网络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民族文化网络中的社区

一、八坊回族聚居区内部互动的社会网络

二、跨区域回族教育网络中的社区

三、跨区域互动的宗教仪式与组织网络

四、 民族文化网络中的八坊同族社区功能

第八章适应与发展—社区传统与现代化

第一节徘徊在传统与现代间的八坊回族社区

一、现代化对传统社区经济的挑战

二、社区贫困

三、两难困境中的社区教育

第二节适应与发展—社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选择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社区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二、改革与创新民族教育为社区现代化服务

三、充分发挥伊斯兰教在社区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四、 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社区经济

参考书目

博士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八坊回族社区田野调查提要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深远且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这场变革终究会波及到与业已拥有现代化各种模式的国家有所接触的一切民族。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已使中国社会进入一个不可逆转的现代化进程中,也使西北传统同族社区处于现代化的有力影响下,以现代化为主导的社会变迁已成为传统回族社区变迁的主要内容,现代化进程打破了回族传统社区结构模式的既有格局,使之面临着一种传统与现代间的两难抉择。西北传统回族社区如何发展,是在固守传统中逐渐衰落,还是在寻求适应中实现发展,这是西北传统回族社区正在面对的问题。面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西北传统回族社区分化与重新整合已势在必行,研究如何使传统的回族社区在国家和回族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实现有效整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浓郁回族伊斯兰文化特色的临夏八坊回族社区为视点,运用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对八坊回族社区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阐释历史上八坊传统回族社区建构、解构与重构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传统社区在与国家、多元文化族群互动与调适中的形成、发展与变迁过程。通过研究传统宗教文化认同下的教坊社区结构的变迁,现代国家认同下的居民社区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在制度、功能和认同整合基础上形成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二元一体社区结构,来揭示作为大传统的国家社会发展和小传统的回族社区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机制,在同族社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八坊回族传统民族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民族传统教育为适应民族文化传承和现代社会发展所作的改革和创新,来寻求传统回族社区在文化自觉和主动适应中走向现代化的路径。社区经济是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论文分析了社区在历史发展和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过程中形成的“依坊而商,围坊而市”的内部和外部市场相结合的民族聚居区经济,以及族际互动交流、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在社区经济结构形成中的作用。仪式和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符码和载体,通过对社区宗教仪式和方言的参与观察与分析解读,揭示民族文化在社区建构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社区经济文化网络的分析,阐释族群内与族际间的交流与互动。文末还对社区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沟通理解和寻求适应在回族社区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而,通过理论研究唤起并促进传统与现代、不同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间的沟通和理解,寻求传统与现代化,传统回族社区与现代国家社会相互适应的发展之路,是传统回族社区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著录项

  • 作者

    王平;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大学;
  • 学科 民族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洲塔;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回族社区,临夏八坊,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