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图式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的解释力
【6h】

图式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的解释力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Aesthetic Value of Imagery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Chapter Four Schema Theory Applied to Imagery Transl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Works Cited

Publications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罗伯特·弗洛斯特认为,“诗歌就是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弗罗斯特一语道破了译诗之难。然而正是由于译诗的困难和诗歌无穷的魅力,诗歌翻译才被视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含蓄、凝练,尤以广泛使用意象为特点。诗歌中的意象通常都是具体的事物,但却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是诗人观察力和独特审美观的体现。意象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诗歌的创作和理解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翻译中,意象的传达却是一大难点。国内外很多学者致力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的研究,力图发现能够准确传达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途径。
   巴特莱特提出的图式理论非常注重背景信息和图式(知识结构)在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图式理论解释了读者如何从已知信息和过去的经验中提取信息和构建意义。以前获得的信息称为读者的背景信息,已经获得的信息结构谓之图式。图式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激活大脑中的相关图式从而理解新的信息,因此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引入阅读理解的过程分析。接着,图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领域,用以帮助二语学习者进行听力、写作以及口译等方面的学习。相比之下,却很少有学者将图式理论应用于翻译领域的研究。
   此外,翻译的相关研究主要将重点放在结果上,大部分文章和著作都是探讨译文和原文的关系问题,从接受理论、关联理论、翻译对等等角度比较各种译本孰优孰劣,或是讨论译者的地位问题,对翻译过程的关注则相对较少。杨自俭曾经着重强调“从研究原文作者开始到研究译文读者反应结束” 这个翻译的全过程, 提出了翻译研究 “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是翻译过程中人脑的思维规律和方法”,“译者的特殊思维活动(有别于原文和译文两类作家创作的活动)就是翻译的研究对象”。
   翻译的过程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对原语的理解和用目的语进行表达。在理解源语的过程中,译者通过激活、调整或丰富相关图式对源语进行分析,而在用目的语进行表达的过程中,译者则要帮助目的语读者激活、调整或新建相关图式,以保证准确传达源语信息,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尽管这个过程相当复杂,在译者的大脑中却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很难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本论文尝试将图式理论应用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笔者将源语和目的语读者关于意象的图式分为三类:图式对等,图式冲突和图式缺失,并针对三种情况探讨了直译、直译加注、代替和省略四种翻译方法。最后,本文得出结论:运用图式理论对翻译过程进行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译者需要丰富自己关于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努力激活、修正目的语读者的相关图式,或帮助他们重建相关图式。在本文探讨的四种翻译方法中,笔者认为直译加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的特色。并使目的语读者有机会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作者认为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拓展图式理论的应用领域,从而给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途径。

著录项

  • 作者

    王静静;

  •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大学;
  • 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方珠;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文学翻译;
  • 关键词

    图式; 意象; 诗歌; 翻译;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