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媒介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生活——基于广东省惠州市响水河工业园的民族志调查
【6h】

媒介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生活——基于广东省惠州市响水河工业园的民族志调查

代理获取

摘要

2010年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学界普遍将新生代农民工界定为1980年以后出生,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及群体特征与一代农民工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他们对于媒介的使用也明显不同于一代农民工。
   笔者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前后两次前往广东省惠州市进行了三个月的田野调查,选取的研究地点为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西区响水河工业园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笔者住在比亚迪工业园区的宿舍里,一方面,通过平时的交往,观察、参与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笔者也会进行专门的访谈,访谈的地点一般都是在宿舍,或者工厂附近的出租房里,偶尔也会在工厂里,每次访谈一般在两个半小时以上。在整个田野调查的过程中,笔者以质化研究为主,问卷调查为辅。除了在广东进行了三个月的民族志调查外,笔者与受访对象一直在网上以及手机上保持联系,经常以朋友的身份网上聊天、以及互发手机短信,同时,笔者还加了两个QQ群,群里的成员都是在比亚迪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的发展,媒介的变迁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动打工的过程中对于信息的需求、获取以及对于媒介的使用明显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他们生活在发达城市的郊区,在这里看不到大都市的繁华,只有规模化的厂房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他们终日在厂房的流水线上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动作,居住在工业园区十人一间的宿舍里,或者工厂附近的出租房里。网吧是他们常去的地方,腾讯QQ是他们最常用的聊天软件。当老一代农民工还是习惯于看看电视,聚在一起聊聊天的时候,新生代的农民工已经习惯于坐在网吧的电脑旁看看网络视频、娱乐新闻,与朋友视频聊天,又或者沉溺在游戏的娱乐中;当老一代农民工深刻体会到手机在通讯上所带来的方便时,新生代农民工更热衷于手机QQ聊天,用手机听音乐,看小说,看电影,玩游戏等等。在他们生存的环境里,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很少出现,但互联网和手机却在他们的流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互联网与手机的广泛使用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诸如手机上网等),作为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人际传播明显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媒介对于他们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积极的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复制到互联网以及手机中,相对于父辈们,新生代农民工似乎更容易将人际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维持;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一定程度上扩大自身的人际交往。但是,在工厂管理制度的规训下,他们的日常生活被重建,虽然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人际关系的维持与扩大,然而他们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在工厂制度的作用下显得十分冷漠,媒介为他们的情感交流与表达提供了渠道,但媒介中的人际关系依然十分脆弱。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在网络世界中更倾向于把自己的身份隐藏起来,按照自己的想象重新建构自己,他们可以借助网络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就意味着媒介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抗争的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