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战期间威尔逊对华政策
【6h】

一战期间威尔逊对华政策

代理获取

摘要

一战期间美国对华外交政策是美国外交史上的重要课题,在美国对华外交政策上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中美关系史的重要课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法、日、俄等大国相继投入战争,忙于欧洲战场上的生死拼杀,无暇顾及中国事务,欧美列强与日本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被打破。日本乘机加紧扩张在华势力,妄图独霸中国;美国也想伺机在华攫取更多利权,美日在华竞争更加激烈,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本文拟从以下六个部分,分析此时期美国对华政策演变的实质。
   第一部分是关于胶州湾问题。欧战爆发,袁世凯政府担心日本对中国进行新的侵略,使战火蔓延到中国,对外宣告中立。积贫积弱的中国仅凭一纸空文,并不足以抵制日本的要求,并不足以遏制日本把战火沿及中国,保护中国的主权。长期以来威尔逊的对华政策,使中国人看到了希望,只好求助于美国。外交部向美国总统由中、美、日3国出面,要求交战国限制区域,使战祸不至延及于东方。但美国反应谨慎,在未得到美国任何支持的情况下,袁世凯政府为阻止日本侵占胶州湾的软弱努力完全失败。可见,美国历来标榜的“门户开放”政策在遇到国际纠葛时,是后退的,是经不起风浪考验的。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日本借“天佑”之机,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后,袁世凯政府对美国给予厚望,希望美国政府予以干涉。美国虽然关注,但在实际行动上表现的尤为小心。当中国把“二十一条”全文公布时,美国决策者同意了日本对满洲利益的的要求,对于第5号的要求,美国认为它与美国所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相抵触,有损于中国的政治统一,可以向其抗议。可以看出,美国对日本采取的是先予后取的政策。在获悉中国政府政府接受日本的通牒后,美国向中日两国发出同文照会,清晰的显现了美国政府关心的仅仅是不让美国利益在华受到伤害,非但如此,美国在中国采取的是分“一杯羹”的做法。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在袁世凯称帝问题上,美、日的争夺。正是美、日的争夺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矛盾。威尔逊总统长期以来被看做是世界民主自治的战士、墨西哥独裁者不共戴天的的敌人,却没有公开批评过袁世凯政府的不民主。反而认为袁世凯有巨大的权力是正常的,甚至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美国总统认为中国政府政体的改变,纯属内政问题,以任何形式的干涉都是侵犯中国主权,美国以不干涉中国内政相标榜。
   第四部分是关于中国参战问题的论述。大战以来,美国和中国都为中立国,1917年1月31日,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这一措施损害了美国利益。2月3日,美国宣布对德国绝交,同时向中立国发出通告,要求采取类似的行动。芮恩施个人企图让美国在对德外交上领导中国,排斥日本,鼓动中国与美国采取联合,美国将给予中国充分的保证,以维护美国的正当利益。威尔逊总统和兰辛国务卿更多的考虑日、美在东亚的力量对比,美国不能东西受敌的现实,反对中国参战。芮恩施在此种情况下不能再坚持自己的主张。日本发现这一变化后就愈加怂恿中国对德绝交。后在日本的干涉下,美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正式对德国宣战。美国政府对中国参战问题的讨论,体现了威尔逊遏制日本对华侵略的要求,避免中国政府受到日本的控制,但是美国此时更多的是考虑到自身的利益,避免与日本的关系过于紧张。
   第五部分揭示《兰辛——石井协定》的实质,美国以中国为筹码,和日本做了一笔交易,再一次出卖中国,实现美、日之间的暂时妥协。大战以来,美、日是在中国竞争的主要对手,尤其是1917年2月以来两国在中国问题上明争暗斗,使两国关系日趋紧张。双方都认为对方在进行针对自己的战斗准备,但又不能贸然开战,美国已经对德国宣战,自然要避免两面受敌,再加上两国固有的经济联系,两国都希望能够达成一个协定,缓和关系,避免冲突。美国再次以牺牲中国利益向日本作出妥协。
   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本文通过对一战期间美国对华外交中的重大事件一一论述,综合分析战时美国对华外交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交涉中美国的态度,并结合威尔逊总统的理想主义,对每一事件作出了系统的分析,从而对这一时期美国对华外交政策作出更加公正、更加客观的认识,对威尔逊“理想主义”得出更切合实际的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