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晚到的骑兵》与《德伯家的苔丝》的互文性研究
【6h】

《晚到的骑兵》与《德伯家的苔丝》的互文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被誉为“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曾经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精于结构的小说、浪漫和幻想小说及性格与环境小说。评论界对哈代的“性格与环境”系列小说有较多的关注,对其它两个系列的小说也有一些研究。相对而言,对哈代短篇小说的研究较少。
   国内哈代小说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的悲剧解读、现代主义及女性主义的体现、哈代艺术成就的探索和宗教信仰的探讨上。研究的视角不断重复,而且研究范围局限于他后期的主要作品。《晚到的骑兵》写于1899年,是哈代优秀短篇小说之一。因其最近十年才被介绍到中国,这部短篇小说在国内还鲜有文学评论。细读之后不难发现,《晚到的骑兵》与1891年出版的《德伯家的苔丝》有很多相似之处及惊人的差异。“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这是“互文性”这一术语的创造者克里斯蒂娃对“互文性”的阐释,长期以来被广泛认可。基于两部作品中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以及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本文尝试着对这两部作品展开互文性研究。通过运用“互文性”这一理论工具,本文旨在探讨哈代作品中女性主义意识的发展,并对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意识进行深入理解。
   本文首先介绍了哈代及其主要作品、《晚到的骑兵》的故事概要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互文理论。接着,本文分析了《晚到的骑兵》与《德伯家的苔丝》在小说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及人物关系方面与哈代巨作《德伯家的苔丝》的互相映射的部分。主题上两部作品都采用了悲剧主题和婚恋主题;结构上,两部作品具有相似的故事情节和三角恋结构;在人物塑造上,哈代以苔丝、安琪儿、亚雷为原型,塑造了赛琳娜、约翰和巴索罗莫。随后,本文例证了《晚到的骑兵》在《德伯家的苔丝》基础上的发展,分析了在读者的互文性语境下《晚到的骑兵》意义的生成。在《晚到的骑兵》中,哈代倾注了他更多的女性主义意识。正义真正得到伸张,抱有顽固男权意识的男主人公约翰自食其果;女主人公塞琳娜摒弃传统思想最终获得经济独立,因此得以在哈代的悲剧小说中幸存。可以说《晚到的骑兵》是从《德伯家的苔丝》中派生出来的文学作品,但在阅读《晚到的骑兵》的过程中,读者对《德伯家的苔丝》中体现的女性意识进行了重新思考。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两者的互文性研究表明哈代在《晚到的骑兵》中重复并颠覆塑造了一个维多利亚晚期的新女性形象,挑战了苔丝作为男权社会传统道德的牺牲品的命运。在《晚到的骑兵》中,哈代的男权观念淡化。他意识到在女性获取独立中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并为妇女解放指明了一条道路。从哈代的互文性写作中读者对维多利亚不同时期女性的生存状态有了更好的了解和把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