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纸上空间-一个城市的报纸与它们建构和想象的城市
【6h】

纸上空间-一个城市的报纸与它们建构和想象的城市

代理获取

摘要

当下的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大道上,大大小小的城市加快着脱胎换骨。放眼望去,都市里满眼繁华,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大厦尽情展示着现代化的既有成就。然而成就的背后却堆积着无尽的矛盾,外表的繁华掩盖不了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可能会形成的冲突是长期面临的问题之一。这些冲突既有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的急剧碰撞,也有对都市空间资源的激烈争夺。
   冲突和争夺的背后其实是多元意见的交锋。作为意见自由市场的大众传媒理应是交锋的主要阵地之一。然而在现实空间中,大众传媒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来反映这些多元意见?又究竟以怎样的立场来展示这些现代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这些疑问归结为一便是:大众传媒在空间呈现时究竟是以怎样的姿态来参与当下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本文研究问题亦在此。
   本文以空间生产的相关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合肥为城市样本,以合肥的几份影响较大的都市报——《新安晚报》《江淮晨报》《合肥晚报》《安徽商报》为媒介样本,选取这几份都市报上对合肥城市空间产生影响的话题为个案,通过对这些个案的分析来试图窥见上述问题之一斑。
   本文选取了“梧桐换树大讨论”“‘上善水都,微笑合肥’引发的形象之争”“滨湖新区的媒介畅想”这三个既关乎合肥实体空间建设,亦关涉合肥虚拟空间的话题为具体个案。在“梧桐换树大讨论”中,结合2011年发生在合肥的“梧桐门”事件以及南京的“梧桐迁移风波”,重在探讨合肥的都市报是如何处理城建过程中折射出“开发与保护”难题的“梧桐难题”;“‘上善水都,微笑合肥’引发的形象之争”关涉的是合肥城市发展中一直关注的形象定位问题;“滨湖新区的媒介畅想”反映的是合肥在追求“现代化滨湖大城市”这一城市之梦中的媒介作为。
   通过这些个案得出这几份都市报在参与合肥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充当了公共平台的角色。在这一平台上,政府的决策得以下达,市民的意见得以上传。且市民零散的意见一经这几份都市报为代表的大众传媒集中呈现,便会形成一定的舆论影响力。然而,这种影响力发挥真实效应却取决于政府相关部门的态度,“梧桐门”事件便足以说明只有在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前提下,市民的意见才能最大限度在媒体上得以呈现,最终才有可能影响到政府相关决策的制定。一旦这些意见明确地影响到政府决策的制定,那么其间大众传媒这一公共平台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便是百分之百。换句话说,政府态度影响到大众传媒对城市空间建设的参与力度。
   本文对比“合肥地理”“晨报地理”这两个凸显“空间意识”的专栏,以及都市报上有关合肥老建筑、老地名的相关报道,探寻这些都市报在参与城市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媒介立场。研究发现:在参与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这几份都市报在展现现代化既有成就的同时用散文化怀旧的笔调记录着那些在转型中消失殆尽或已经消失的城市空间记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