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例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A型临床病例分析
【6h】

2例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IA型临床病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1 对象

2 方法

2.1 收集临床资料

2.2 实验室数据测定

2.3 骨骼摄片

2.4 基因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临床资料

3.2体格检查资料

3.3实验室检查资料

3.4影像学资料

3.5 遗传学资料

3.6 治疗和随访资料

4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2例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ⅠA(VDDR-ⅠA)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对比1α-羟化酶编码基因(CYP27B1)突变位点,追踪病例的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探讨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ⅠA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VDDR-ⅠA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等)及影像学资料,并对2例患者及其父母CYP27B1基因9个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相邻区域进行PCR扩增和DNA测序分析。  结果:2例患儿分别因“生长缓慢”及“手足搐搦”就诊,分别于外院经补充甲状腺素或补充钙剂、维生素D治疗后,病情无好转,均表现有典型的佝偻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低钙、低磷、25OHD正常或升高)及影像学表现,考虑诊断VDDR-ⅠA。2例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分别为CYP27B1基因8号外显子上c.1319_1325dupCCCACCC的纯合突变和c.1319_1325dupCCCACCC的单一杂合突变,确诊为VDDR-ⅠA。2例患儿分别随诊29个月和32个月,第1例患者予以骨化三醇0.04ug/(kg·d),第2例患者予以骨化三醇0.045ug/(kg·d)治疗中,长期随访生长发育情况,定期复查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及骨骼摄片。现2例患儿生长发育均较治疗前有明显追赶,佝偻病临床症状较前减轻,随访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均提示较未治疗时好转。  结论:当佝偻病发病年龄不典型,常规维生素D治疗无效,25OHD不低时,需警惕VDDR-ⅠA。CYP27B1基因检测为重要的诊断手段,需注意c.1319_1325dupCCCACCC纯合突变。其治疗方案在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需注意个体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