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隧道群出口毗邻互通路段分离式指路标志设置研究
【6h】

隧道群出口毗邻互通路段分离式指路标志设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2.3研究现状评述

1.3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主要研究内容

1.3.2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隧道群-互通路段交通标志辨识机理分析

2.1隧道群-互通路段交通标志影响因素分析

2.1.1隧道群-互通间距对标志设置的影响分析

2.1.2隧道长度对标志设置的影响分析

2.1.3隧道建筑限界交通标志设置的影响分析

2.2视觉特性的理论基础

2.2.1驾驶员视觉搜索流程

2.2.2注视行为指标

2.2.3扫视行为指标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互通路段最小安全距离研究

3.1隧道出口明适应时间实验

3.1.1实验目的

3.1.2实验仪器

3.1.3实验流程

3.2隧道出口明适应时间计算

3.2.1隧道环境驾驶员瞳孔直径变化规律

3.2.2隧道出口前明适应时间t1

3.2.3隧道出口后明适应时间t2

3.3隧道长度与明适应时间关系分析

3.3.1基于logistic函数的关系分析

3.3.2基于K-MEANS聚类的关系分析

3.4基于驾驶员认知特性的隧道群划分

3.5隧道群-互通路段最小安全距离计算模型

3.5.1明适应距离L1

3.5.2车辆换道距离L2

3.5.3安全确认距离L3

3.5.4最小安全距离L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仿真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4.1隧道群-互通路段交通标志设计

4.1.1分离式标志版面内容设计及横向位置研究

4.1.2分离式交通标志间距研究

4.2试验目的和流程

4.2.1试验目的

4.2.2试验流程

4.3仿真试验设备

4.3.1仿真软件

4.3.2驾驶模拟器

4.3.3无人机

4.3.4眼动仪

4.4数据采集和处理

4.4.1仿真软件数据采集

4.4.2眼动仪数据采集

4.4.3试验数据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分离式交通标志安全性研究

5.1分离式交通标志方案安全性试验场景

5.2基于驾驶员眼动特性的注视行为分析

5.2.1注视区域划分

5.2.2普通路段

5.2.3驾驶员位于左侧车道行驶的注视行为分析

5.2.4驾驶员位于右侧车道行驶的注视行为分析

5.3基于驾驶员眼动特性的扫视行为分析

5.3.1熵权物元评价模型

5.3.2评价指标选取及等级划分

5.3.3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5.3.4 驾驶员位于左侧车道的扫视行为分析

5.3.5 驾驶员位于右侧车道的扫视行为分析

5.4交通标志设置效果分析

5.4.1不同方案对交通标志设置效果影响分析

5.4.2不同车道对交通标志设置效果影响分析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分离式交通标志有效性研究

6.1分离式交通标志方案有效性试验场景

6.2仿真模型其他参数设置

6.3有效性评价方法

6.3.1空间距离法

6.3.2能量辨别法

6.3.3减速度辨别法

6.4驾驶行为分析

6.4.1行车轨迹特性分析

6.4.2速度、加速度特性分析

6.5基于博弈论的隧道-互通出口路段行车风险研究

6.5.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6.5.2隧道-互通出口路段行车博弈论模型构建

6.5.3隧道-互通出口路段行车风险研究

6.5.4基于减速度辨别法的交通标志有效性分析

6.6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2创新点

7.3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盛启锦;

  •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 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尚婷,唐伯明;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U49U4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