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庚诗歌前后期比较研究
【6h】

唐庚诗歌前后期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文集校注

1.2.2 艺术成就

1.2.3 交游考证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唐庚文集版本考略

2 唐庚生平与政治文化背景

2.1 唐庚生平与交游

2.1.1 唐庚生平

2.1.2 唐庚的心路历程及诗歌分期依据

2.1.3 唐庚主要交游

2.2 政治文化背景

3 唐庚的创作主张

3.1 造语简妙

3.2 失一字不可

3.3 极重格律

3.4 收拾诗材以备用

3.5 因事陈词

4 诗歌题材的变化

4.1 由单调的仕宦感闻变为丰富的民间生活

4.2 情感的转移:由醉心仕途到寄情山水

5 诗歌创作技巧的变化

5.1 章法之变:愈灵愈动

5.2 对仗之变:去繁去拙

6 诗歌风格的变化

6.1 唐庚前期诗风:意气激昂

6.2 唐庚后期诗风:沉郁萧散

7 诗歌前后期联系

7.1 前期的坚持:践“道”与好论

7.2 后期的挣扎:守“道”与避祸

8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阅读书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唐庚,字子西,眉州丹棱(今四川省丹棱县)人,北宋晚期诗人,因他一生崇敬苏轼,与苏轼同生于眉州,又同贬于惠州,素有“小东坡”的美誉。他先后任职于四川、京师,勤勉恭谨,但始终不得志,宦游下僚;中年因张商英罢相牵连被贬惠州,度过了五年艰苦岁月,直至五十一岁才下诏赐还。  贬惠之前唐庚是怀抱着儒家经世治国、忠君悯民信念的官员,以批判的眼光积极参与政治,充满少年意气;贬惠之后他是承受着内心巨大矛盾的罪臣,既被党争消磨了参政热情,又无法摆脱从小建立的儒家入世救国的信仰。远走他乡的痛苦、遭小人陷害的悲愤、理想破灭的绝望交织在一起,其性格、思想倾向、志向抱负都产生了相应变化,这段坎坷经历也随之投射到诗文中。以贬谪惠州为标志,唐庚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诗歌创作也呈现出前后两段不同特征的分期特征。就题材来说,后期诗歌题材有相应的增减范围,风物诗、思亲诗大量涌现,在选取题材时,诗人明显将视线由对时事的关注转移到山水风物、内心自省上来。后期诗歌属对也显得更精工,如果说唐庚前期诗歌风格为意气激昂,那么后期则具有沉郁和萧散两个特征。  同时也应注意到,唐庚诗前后期虽然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也有一定的联系。唐庚出生于儒学氛围浓厚的书香世家,对儒学的坚持是贯穿其一生的。在他的诗中,始终坚持了一位儒子的淑世情怀,只是迫于政治压力,逐渐由前期的显性转为后期的隐性。  总体来说,唐庚诗歌艺术成就后期高于前期,是他一生诗艺的瑰宝。正是这次不幸的贬谪,才造就了这位宋代诗史上不可忽略的著名诗人。

著录项

  • 作者

    朱勖;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彭文良;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宋朝时期,诗歌创作,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