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文化传播主体的角色融入与身份认同:以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为例
【6h】

跨文化传播主体的角色融入与身份认同:以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关于跨文化传播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关于跨文化传播的国内研究现状

1.2.3 汉语教师志愿者研究现状

1.2.4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与汉语教师志愿者

2.1 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现阶段发展状况

2.2 志愿者任务的多重性与复杂性

3 跨文化传播主体的角色困境与调适

3.1 异质分化的“旅居者”

3.2 难以演绎的“教师”角色

3.3 角色的流动性及其文化适应危机

3.3.1 关于空间语言的误读

3.3.2 失衡语境下的文化适应屏障

3.3.3 不同冲突互动风格中的张力

4 跨文化传播主体的身份认同困境与融入

4.1 存在与变化的永恒悖论

4.2 全球化语境下被创造的身份

4.3 身份的博弈

4.4 权力与身份

5 结语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采访提纲

B.访谈对象列表

C. 田野调查时间表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口语时代到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直至如今的电子时代,信息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地理界线日益模糊、全球化现象不断深化,个体的感官体验也以媒介技术为支撑得到了延伸拓展。造成个体之间的跨文化交往和传播活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个体的角色与身份认知也逐渐变得混乱起来。个体的角色和身份空间不断遭受异质文化的挤压和入侵,地理空间的虚无使得个体的角色和身份处在不断游移的“流质”状态之中,此起彼伏的文化冲突更是加剧了个体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的孤独感、游离感、无根感,角色融入与身份认同方面的新情况、新挑战也同时提升了跨文化传播主体在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过程中遭受的压力指数。  在跨文化传播实践过程中,主体角色和身份的定位决定了其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动机和动力,对跨文化传播实践活动来说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重要意义。中国孔子学院近年的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随着全球汉语热的不断升温,汉语的传播必然伴随着汉文化作为异质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播。孔子学院作为跨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平台,其良好的运作过程应当建立在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一庞大且至关重要一环的良好发展之上。因此作为身处跨文化传播第一线的汉语教师志愿者群体,他们所面临的角色融入和身份认同新境况将对其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异质分化的“旅居者”汉语教师志愿者多重角色身份的切换、流动使得他们对自我角色融入产生了新的疑惑。而在政治、文化、权力等社会维度的冲击下,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也面临着巨大压力。本文将以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群体中其中一员的身份对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一群体进行参与式观察,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发现并分析他们在跨文化传播实践过程中所遭受的角色融入和身份认同新境况,并总结反思汉语教师志愿者在遭遇在这样的新境况下,他们所暗含的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自我角色与身份建立的可能与机遇。

著录项

  • 作者

    彭瑞;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新闻与传播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小安;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角色融入,身份认同;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1:5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