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6h】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1.2.2国内文献综述

1.3本文研究思路及创新

1.3.1研究思路

1.3.2创新与不足

2.影子银行基本理论及信用创造机制

2.1影子银行基本理论

2.1.1影子银行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2.1.2影子银行特点及风险

2.2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基本理论

2.2.1中国影子银行概念及分类

2.2.2中国影子银行发展背景

2.2.3中国影子银行规模测定

2.2.4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分析

2.3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机制

3.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3.1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影响

3.1.1货币政策工具与目标的一般理论

3.1.2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与目标

3.1.3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3.1.4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3.2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

3.2.1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一般理论

3.2.2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3.2.3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

4.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影响的实证研究

4.1计量模型设定

4.2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

4.2.1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4.2.2单位根检验

4.2.3 Johansen协整检验

4.2.4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4.2.5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2.6 SVAR模型估计结果

4.2.7脉冲响应分析

4.2.8方差分解分析

4.3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

4.3.1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4.3.2单位根检验

4.3.3 Johansen协整检验

4.3.4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4.3.5格兰杰因果关系检

4.3.6 SVAR模型估计结果

4.3.7脉冲响应分析

4.3.8方差分解分析

4.4实证分析结论

4.4.2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具有明显影响

4.5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金融监管和金融技术的创新,全球金融业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大量专业性突出、业务创新能力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在全球金融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其本身行使着和商业银行类似的职能,但在金融监管和业务操作上又有别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因此影子银行的概念应运而生。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金融海啸迅速席卷全球,全球各国经济都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人们开始审视影子银行体系过高杠杆率所蕴含的风险。人们普遍认为,导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就是“膨胀式”发展的影子银行体系。因此,为了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防范由其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开始加快将影子银行纳入全面的金融监管体系之内,影子银行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时期。  发达国家影子银行的核心是资产证券化,而我国资产证券化尚处于发展初期。因此“中国式”影子银行与欧美影子银行存在明显区别。由于金融监管严格,在2008年以前,“中国式”影子银行的规模并不大。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创的根源并不是来自虚拟经济体,而是我国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导致的。我国影子银行恰恰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后发展起来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出台了四万亿经济救助计划,同时放松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这就导致我国人民币贷款大幅度增加。在贷款激增的压力下,存款扩张就成为商业银行无奈的选择,因此商业银行开始迅速发展银行理财产品业务,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急速上升。  然而经济危机下的经济刺激计划并不是我国影子银行“膨胀式”发展的内在原因,导致“中国式”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真正本质原因是金融机构在金融抑制环境下自发实施的一种金融创新行为。当前,我国存贷款利率仍处于被管制状态,商业银行实际存款利率长期为负,传统的商业银行存储业务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旺盛的投资愿望。因此,商业银行为了维护资金来源必须进行业务创新,为居民提供收益率较高的金融产品。从影子银行体系的资产端来说,影子银行体系的快速发展是由于我国监管机构对信贷额度进行控制和流动性不均衡所导致的。随着我国房地产调控措施出台,监管机构开始限制商业银行向房地产行业贷款,而商业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目标也开始减少向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因此,企业对资金的旺盛需求和银行信贷规模的缩减也为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带来深刻影响。当前我国主要依赖两个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从长期实践经验来看,当前主要发挥作用的是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而非利率传导渠道。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健全,商业银行信贷渠道仍是大部分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额度和信贷投向来引导居民和企业的消费投资行为,进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由于企业间接融资占比高,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的变化将对实体经济产生显著影响。其二,我国当期最主要的存贷款利率仍处于被管制状态,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应资金的供求情况。因此当中央银行改变社会流动性时,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并不会很快做出调整,进而导致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受阻。由此可见,我国特殊的金融结构造成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两条传导渠道的不平衡发展,因此影子银行体系对这两条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也不完全一致。  本文通过对影子银行体系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两条传导渠道的具体作用机制。首先,我们对影子银行的一般理论和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通过参阅大量文献,对影子银行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分别对影子银行不同划分标准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影子银行的核心特征为规避监管和信用创造。影子银行这两点核心特征将对货币政策带来重要影响。由于影子银行体系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因此金融监管机构无法引导影子银行的资金流向,导致影子银行体系的大部分资金流向了房地产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某程度上消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此外,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信用创造功能,而传统的货币供给量指标并不能反映影子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状况,此时如果我们仍将该指标作为货币政策重要中介目标,那将导致我们低估社会流动性,消弱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  除了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本质特征外,本文还重点测算了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及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占比。2008年以来,我国影子银行规模迅速扩张,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为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这三部分。这三部分虽然都属于影子银行体系,但由于其发展背景不同,这三部分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具体作用机制也不同。我们从这三种产品的资金流向入手,探讨其对我国金融体制和实体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资金池,为其他影子银行产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我国银信通道的主要作用就是规避金融机构监管,将商业银行资金投向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本文的创新点是使用SVAR模型分别对我国两个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中,重点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在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进行研究时,重点选择了两个基本变量: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影子银行规模。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具体分析了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货币供给量及CPI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影子银行的变动在当期会对信贷传导渠道中的重要变量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随着时间逐步减弱。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变动在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影子银行规模的变动也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比较微弱。在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研究时,我们选择的两个重要基本变量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在利率传导渠道中,扮演主要作用的应是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但由于我国存贷款利率尚处于管制时期,是不连续数据,不适合做实证研究。此外,考虑到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加快,在未来同业拆借利率这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终我们选择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测量指标。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得出我国利率传导渠道并不通畅,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对CPI的影响很小,而民间借贷利率对CPI的影响却非常显著。主要原因是,民间借贷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更高,更能反映我国资金的供求状况,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也更有指导性,相应地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效果也更加明显。  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最终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我们应当选用对社会流动性指示性更强的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例如社会融资总量。社会融资总量既包含了流动在商业银行体系的货币量也包含了流动在影子银行体系的货币量,因此其对宏观经济的指示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我国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建立多层次的利率体系,减少民间借贷利率和民间存贷款利率的差异,使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真正发生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