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6h】

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教育评价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对现有研究的总结

三、论文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一)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

(二)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论文研究的内容与基本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论探析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相关理论

(一)人文素质的概念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定义、特点与教育目标

二、发展性评价相关理论

(一)发展性评价的定义

(二)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三)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的理论探析1.系统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标准的拟定与设立

一、设计评价标准应遵循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二)科学可行性原则

(三)全面性原则

(四)激励性原则

二、设计评价标准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一)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的关系

(二)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关系

(三)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关系

(四)精确评价与模糊评价的关系

三、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要素设计及主要观测点的思考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建立的调查研究

四、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一)群组AHP方法的选取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三)量表的有效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一、原始数据来源及说明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结果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二)问卷评价结果分析

(三)医学生人文素质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三、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实践研究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评价者方面

(二)被评价者方面

本章小结

第五章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再评价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再评价的涵义

(一)再评价的定义

(二)再评价的必要性

(三)再评价的内容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再评价实践研究

(一)评价结论的反馈

(二)调查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和建议

一、关于教学理念

(一)更新观念,科学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

(二)重视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

二、关于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完善教学内容

(二)创新教学方法

三、关于师资力量

(一)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二)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四、关于教学评价

(一)改革考试制度,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二)跟踪考核,建立长效机制

(三)重点考核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化程度1

五、教学氛围

(一)以校训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平台

(二)营造有利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健全校园网制度

(四)丰富活动形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全文总结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结论

(一)学生自评结果

(二)教师(管理干部)他评结果

(三)学生自评与教师他评的相关性分析

(四)多重视角评价研究

(五)医学生人文素质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二、本文的特色、创新之处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本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现状调查

附录二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现状调查

附录三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现状调查

附录四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现状调查

附录五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现状访谈结果汇总

附录六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开放式问卷

附录七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一)

附录八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二)

附录九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咨询表

附录十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调查问卷

文献综述一论医学人文主义教育:一个历史的考察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中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比较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情况

展开▼

摘要

2010年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给21世纪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21世纪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理念创新和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实际,各高等医学院校为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了大量的工作,具体体现在各院校进一步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模式的改革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上,力争从医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有对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所突破。但要正确评估这几年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成效,还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本课题的首要工作是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这不仅是检验素质教育工作成效的有力举措,也是对医学生情感评价的有益尝试。  首先阐述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同时介绍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的相关理论,随后,以医学院校管理干部和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了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分析及专家可靠性分析,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最终确立了以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为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的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要素。接着运用制定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对重庆市两所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生进行实证研究,采用自评、他评的方式,多角度地对医学生人文素质进行评价,并对人文素质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然后反馈给被评价者。为了检验评价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结果是否客观、准确,本课题对本次评价进行了再评价。最后针对实证研究中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考虑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提高新时期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积极的作用。  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育发展为目的,以教育评价标准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方案,它重视目标变化、评价过程及结果反馈,最终促进和推动教育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目标的形成性评价。它具有以奖励、惩罚作为机制和终级目标,重视评价过程,及时反馈的优点,本课题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采用发展性评价的模式。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一、构建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获得了各指标的权重。本课题评价指标体系不同于以往的学生评价系统,其操作价值有三:一是该体系注重多角度的、多层次地以人文知识的具备为基础,逐渐延伸到人文知识内化所体现出的思想和方法,最终对更高的情感层次人文精神这一指标对医学生进行评价,力求完整地反映医学生的全貌。二是该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综合了专家、管理干部和学生主体的群体决策因素,避免了各指标统一设置权重的不客观性缺陷。三是利用该指标体系和计算所得的权重,可以很方便地采用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进行定量测试,还可以对各种评价方式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客观性和公平性较强。  二、运用该指标体系对重庆两所医科大学的医学生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较高,总体情况较好。大三学生的人文素质总体比大一好,大学期间三年的学习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专业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各指标的值还是很高,说明人文素质教育是有效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做专业之间比较时发现,专业的不同使各指标有所差异,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特点进行宣传和引导。通过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做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该四大指标用来评价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有价值的。  三、对此次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了再评价。结果显示,本次评价得到了管理干部和学生的认可,得出的结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较一致,普遍认为此次评价的促进作用是很大的,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至此,完成最终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工作。

著录项

  • 作者

    李瑛;

  •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授予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学科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陈俊国;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医学院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