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合肥市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研究
【6h】

合肥市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1956年建立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在五十多年的历史考验下,作为农村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保障线,其历史功绩是显著的。针对新时期的农村情况,对现行的五保供养制度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本研究以福利国家理论为支撑,探讨作为国家责任行为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论文主要通过文献的回顾,理清了五保供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合肥市五保供养数据的分析,整体了解了五保供养的实施情况;对合肥市农村五保老人的实证调查中,描述了五保老人的基本信息,在社会活动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的双重指导下,分析了五保老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对五保集中供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探究,就出现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提出了宏观和微观的政策意见;把调查中发现的积极措施与各地市分享,针对合肥市的自身情况提出构建五保供养的新模式,并向全省推广。全文共分六个章节: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思路,回顾了相关的文献,对基本的概念、研究对象作了界定。
   第二章主要回顾了我国五保供养制度的历史变迁,并根据五保供养资金的来源,划分了五保供养制度的历史阶段。概括说明了五保制度新时期在我国的实施状况和安徽省五保供养的具体实施情况。重点介绍了合肥市当前五保供养的具体实施情况,划分了五保老人的类型,总结了五保老人脆弱性的特点。
   第三章,通过对合肥市农村五保老人的实地调查,收集了丰富的实证数据,并从五保老人的基本情况、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三个方面对五保老人的供养状况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第四章,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实地调查中的个案资料的整理,结合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综述,从供养的基本内容和监督管理的角度,指出当前合肥市五保集中供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第五章,针对当前五保集中供养中的优秀工作,提出合肥市五保供养工作中可供借鉴之处。结合对上述突出问题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第六章,介绍当前五保供养中存在的两种集中供养模式,结合本市的具体经济与人文环境,探讨建立五保集中供养“三位一体”的供养新模式。
   本文在以下方面的探讨有一定的创新:从历史情况、现行宪法规定、西方制度实施等方面论证了五保供养的国家责任;从五保老人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低自理能力,情感上的弱支持性,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等四个方面总结了五保老人脆弱性特点;按五保供养资金的来源和2006年《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出台划分了五保供养制度,即集体供养和国家供养两个阶段。当然,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农村五保供养包含五个基本内容,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然而笔者并没有对五保内容的各个方面都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受制于笔者个人研究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现有的条件还很难保证每个地方都能实现五保的所有内容。此外,本文调查的主要对象还是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对于分散供养虽然也有一定涉及,但是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进行,这也是本文的一大不足与遗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