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研究——基于127份问卷调查的分析
【6h】

“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研究——基于127份问卷调查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

(三)研究设计

1.问卷法

2.文献研究法

一、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相关概念界定

1.学者们的相关论述

2.本文对“夹心层”群体的定义

二、“夹心层”群体住房现状分析

(一)住房方式

(二)租房或供房支出

(三)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四)通勤时间

三、“夹心层”群体住房需求分析

(一)“夹心层’’群体租房需求分析

1.租房意愿

2.租金支付水平

3.租房考虑的主要因素

(二)“夹心层’’群体购房需求分析

1.购房意愿

2.购房区域

3.购房面积

4.可接受房价

5.付款方式和首付款

6.还款年限和月还款金额

7.购房考虑的主要因素

(三)“夹心层”群体对住房保障政策的态度

四、“夹心层’’群体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社会关系弱化

1.民间精英左右改革

2.弱势群体丧失话语权

(二)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关注不足

1.被忽视的中低收入群体

2.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缺位

(三)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不当调整

1.1998~2002年:商品房市场迅速崛起

2.2003~2007年:断裂的住房供应体系

(四)不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

1.住房保障政策设计不合理

2.住房保障规划系统不健全

3.住房保障法律效力不充足

4.住房保障统计方法不适用

五、解决“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建议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住房经验总结

1.美国:依靠企业和非盈利机构发展公共住房

2.英国:立法完善,实行产权分享政策

3.新加坡: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

4.香港:以公屋为支撑的流动住房体系

(二)解决“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相关建议

1.加快立法建设,完善住房供给及管理制度

2.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提供多层次的保障

3.逐步放宽条件,确保住房保障公平

4.完善租房租赁市场,探索租售结合

六、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福利分房时代的结束,以市场为特征的住房新体制逐步建立起来。在房改初期,为鼓励房地产业发展,中央政府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房价一路攀升,为城市居民带来沉重的住房负担。与此同时,高校扩招和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城市在内外部共同作用下,住房需求日益增长,而不断上涨的房价导致居民“住房难”问题越来越突出。
   从2010年开始,国家加大住房调控力度,大力兴建保障性住房,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然而,一部分收入高于保障性住房申请标准,又无力承担高昂房价的群体陷入尴尬局面,他们的住房需求被忽视,沦为“夹心层”群体。
   文章从住房方式、租房或购房支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及通勤时间对“夹心层”群体的住房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3.5%的人都是租房住,只有14.2%的人自己买房,他们的供房开支多占自己收入的45%以上,承担着较大的还款压力。“夹心层”群体多和他人合租,72.4%的受访者住房使用面积在20平方米以内,低于当地城镇平均水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现状较为艰难。
   对“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需求调查发现,77.1%的人有购房打算,但由于收入与高房价存在较大差距,很多人都没有明确的住房购买计划。88.1%的受访者能接受1000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远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最低房价。即使一部分“夹心层”群体收入状况有所改善,他们也无法在商品房市场中买到房子。总之,“夹心层”群体不满足于住房现状,有购房需求又无力承担高房价,住房需求短时期内无法得到满足。
   转型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夹心层”群体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一、国家—社会关系弱化导致资源分配不公,民间精英左右改革,弱势群体丧失话语权;二、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认识不足导致住房保障缺位,中低收入群体的利益诉求被误读,他们的住房需求被忽视;三、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不当调整导致住房供给出现漏洞,诱发“夹心层”群体出现;四、我国住房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保障空白区,没有合理的设计和健全的系统,更缺乏法律的规定和适用的统计方法,导致住房保障政策在上传下达中走样,保障效果大打折扣。
   通过分析欧美及亚洲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共住房政策发现,完善的法律制度,系统的规划,专门的管理机构,规范的收入统计标准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演变、调整的住房政策,成为这些国家公共住房政策取得成功的有利保证。大城市对受过较高教育,拥有稳定工作的“夹心层”群体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他们离不开城市,也回不去故乡,他们的住房需求不容忽视。文章在最后提出解决我国“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相关建议:加快立法建设,完善住房供给及管理制度;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提供多层次的保障;逐步放宽申请条件,确保住房保障公平,尤其是要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完善住房租赁市场,推行先租后售和产权共享的做法,保障“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基本需求,帮助一些有能力改善住房条件的人们通过租售结合的方式逐步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