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纤维素酶背景里氏木霉表达宿主菌的构建
【6h】

低纤维素酶背景里氏木霉表达宿主菌的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表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里氏木霉表达系统

1.1.1 里氏木霉简介

1.1.2 里氏木霉分泌的内源酶

1.1.3 里氏木霉异源蛋白表达策略

1.2 里氏木霉转化体系

1.2.1 优良的宿主菌

1.2.2 里氏木霉的转化

1.2.3 里氏木霉的筛选标记

1.3 里氏木霉遗传操作体系简介

1.3.1同源重组

1.3.2 RNAi技术

1.3.3 CRISPR/Cas9系统

1.4β-葡萄糖苷酶

1.4.1β-葡萄糖苷酶简介

1.4.2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

1.5β-甘露聚糖酶

1.5.1β-甘露聚糖酶简介

1.5.2β-甘露聚糖酶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结合CRISPR/Cas9和RNAi技术同时对主要纤维素酶cbh1和eg2基因进行编辑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与质粒

2.1.2 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2.1.3 实验仪器与生化试剂

2.1.4 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大肠杆菌和里氏木霉的培养

2.2.2 里氏木霉总DNA的提取

2.2.3 pEG2i质粒的构建

2.2.4 gRNA-cbh1的制备

2.2.5 里氏木霉转化

2.2.6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2.2.7 纤维素酶的诱导表达

2.2.8 SDS-PAGE及质谱分析

2.2.9 里氏木霉总RNA的提取

2.2.10基因转录水平的测定

2.2.11 纤维素酶酶活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Cas9/gRNA复合物敲除里氏木霉cbh1基因

2.3.2 选定转化子中CBH1和EG2分泌表达情况

2.3.3 eg2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2.3.4 质谱鉴定

2.4 讨论

第三章 低纤维素酶背景促进β-葡萄糖苷酶在里氏木霉中的异源表达

3.1 试验材料

3.1.1 菌株和质粒

3.1.2 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3.1.3 实验仪器与生化试剂

3.1.4 引物

3.2 实验方法

3.2.1 大肠杆菌和里氏木霉的培养

3.2.2 pyr4筛选标记的敲除

3.2.3 表达外源基因载体转化里氏木霉

3.2.4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3.2.5 异源β-葡萄糖苷酶和异源甘露聚糖酶基因的诱导表达

3.2.6 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分子大小

3.2.7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测定

3.2.8 甘露聚糖酶的酶活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β-葡萄糖苷酶基因NfBgl3A的异源表达

3.3.2 AnMan5A(opt)在里氏木霉中的异源表达

3.4 讨论

第四章 木糖苷酶xyl3A和纤维素酶基因cbh2、eg1的敲除

4.1 试验材料

4.1.1 菌株和质粒

4.1.2 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4.1.3 实验仪器与生化试剂

4.1.4 引物

4.2 实验方法

4.2.1 大肠杆菌和里氏木霉的培养

4.2.2 里氏木霉总DNA的提取

4.2.3 使用CRISPR/Cas9敲除xyl3A基因

4.2.4 Cas9/gRNA RNP复合物分别敲除cbh2和eg1基因

4.2.4 里氏木霉转化

4.2.5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4.2.6 纤维素酶的诱导表达

4.2.7 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分子大小

4.2.8 pyr4筛选标记的敲除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使用胞内表达Cas9方法敲除xyl3A基因

4.3.2 SUS7菌株中分别敲除cbh2和eg1基因

4.4 讨论

第五章 不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方法在里氏木霉中的应用探索

5.1 试验材料

5.1.1 菌株和质粒

5.1.2 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5.1.3 实验仪器与生化试剂

5.1.4 引物

5.2 实验方法

5.2.1 大肠杆菌和里氏木霉的培养

5.2.2 里氏木霉总DNA的提取

5.2.3 设计II型启动子驱动gRNA

5.2.4 5S rRNA启动子用于引导gRNA的高效表达

5.2.5 应用Cas9(D10A)突变体进行基因编辑

5.2.6 应用小分子调节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效率

5.2.7通过添加非同源DNA来增加基因的破坏效率

5.2.8 利用热胁迫提高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效率

5.2.9 里氏木霉转化

5.2.10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5.2.11 纤维素酶的诱导表达

5.2.12 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分子大小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使用II型启动子驱动gRNA的表达

5.3.2 使用5S rRNA启动子引导gRNA表达

5.3.3 应用Cas9(D10A)突变体进行基因编辑

5.3.4 使用小分子化合物调节CRISPR/Cas9介导的同源重组效率

5.3.5添加非同源DNA来增加基因的编辑效率

5.3.6 利用热胁迫尝试提高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效率

5.4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杜娟;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学科 养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火清;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X79X53;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