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世纪以来“非虚构”文学的叙事研究——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为主要个案
【6h】

新世纪以来“非虚构”文学的叙事研究——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为主要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非虚构’’文学的叙述视点

第一节 视点人物

第二节 叙述人称

第三节 立足点与距离

第三章 “非虚构”文学的叙述话语

第一节 展示性话语

第二节 讲述性话语

第四章 “非虚构’’文学的叙事伦理

第一节 挑战

第二节 信仰

第三节 道德准则

第四节 推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卡波特的小说《冷血》使“非虚构”文学创作盛行一时,后来其影响力逐渐扩散到全世界。而在中国,“非虚构”文学是在2010年由于《人民文学》的大力倡导才开始真正被文坛所接纳,步入主流文学的行列的。从2010年开始,《人民文学》启动“非虚构”文学栏目,陆续刊登了一批“非虚构”文学作品,用创作呼唤一种新的文学可能性。这些作品在收获赞誉的同时,也饱受批评,其中,批评多针对于文体的混乱、文学性的不足和作者同情心的缺失。本文以《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下刊登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的发展概况、“非虚构”文学的叙述视点、“非虚构”文学的叙述话语、“非虚构”文学的叙事伦理四个方面分析其叙事策略。
  引言部分主要梳理“非虚构”文学理论及国内外的发展变迁脉络,并介绍其与人民文学的关系。
  第一章介绍《人民文学》上发表的“非虚构”作品,并将其分成两类,一是作家“在场”的写作;二是作家“不在场”的写作。在此基础上,概括这些“非虚构”作品独特的文体特征,结合作品进行叙事研究。
  第二章“非虚构”文学的叙述视点。分为三个部分,视点人物、叙述人称和立足点与距离,探索作家怎样巧妙的介入文本,达到对视点的操纵。
  第三章“非虚构”文学的叙述话语。分为两个部分,展示性话语和讲述性话语。文学源于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需要,纯粹展示性、不虚构的文字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重要的是作家如何使用展示性和讲述性的语言,对读者产生积极的阅读效果。
  第四章“非虚构”文学的叙事伦理。分为四个部分,挑战、信仰、道德准则和推测。叙事的道德并不是非黑即白,往往呈现出一片灰色地带,这是“非虚构”作家要面对棘手的,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
  结语部分谈论“非虚构”文学在当下的意义,表达对其可能走向庸俗化的担忧。
  “非虚构”文学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现象,呼吁作家走出书斋,走向大地的特点给文坛带来了焕然一新的创作风气。但它也存在很多弊端,个别作品过分关注事件本身,缺乏意义的升华,琐碎而平庸;个别作家主体性的过分膨胀使得作品的真实性失效;个别作品叙事缺乏戏剧性和故事性,对读者挑战极大。虽然当下的“非虚构”文学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应该始终关注、期待“非虚构”文学,给予它足够的时间去完善和成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