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孝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6h】

中国孝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采用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2.1 中国孝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滋养

2.1.1 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2.1.2 孝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反思

2.1.3 孝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价值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孝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传承孝文化提供了标准和路径

第三章 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3.1 孝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必要性与意义

3.1.1 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3.1.2 有助于大学生和睦家庭的构建

3.1.3 有功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构培养

3.2 传承孝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1 传承孝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观的培育

3.2.2 传承孝文化加强大学生敬业观的培育

3.2.3 传承孝文化加强大学生诚信观的培育

3.2.4 传承孝文化加强大学生友善观的培育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传承孝文化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4.1 当代大学生传承孝文化缺失的表现

4.1.1 家庭亲情的谈化

4.1.2 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4.1.3 虐待父母

4.2 孝文化缺失的原因分析

4.2.1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4.2.2 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

4.2.3 网络的“双刃剑”作用

4.2.4 家庭教育的缺失

第五章 传承孝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

5.1 在学校教育中强化孝文化

5.1.1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5.1.2 将孝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

5.1.3 引领大学生进行“孝”的社会实践

5.2 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5.2.1 建立和睦的家庭成员关系

5.2.2 发充分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5.3 发挥网络传媒的引导功能

5.3.1 加强对孝文化现代价值的宣传‘

5.3.2 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5.4 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发展

5.4.1 全面提高个人道德素养

5.4.2 立足实践,自觉践行孝道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源远流长,孝不仅仅是作为家庭伦理道德的标准存在,从家庭伦理出发,把人与人之间的亲亲之情推及至整个社会和国家,正所谓:小孝治家,大孝治国。在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将传承孝文化教育上升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完成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传承和升华。n]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发展、演变、内涵以及当代的价值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研究课题。大学生群体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社会主之核心价值观,打造新时代祖国的人才力量是一个有潜力且值得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正确认识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在这个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对孝文化的起源、发展、内涵以及当代价值进行一个宏观的论述,第二节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孝文化的传承与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上赋予了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为传承和发展孝文化提供了文化价值观上的指导、标准和路径。第部分论述大学生开展孝文化的必要性,从健全人格的塑造、和睦家庭的构建到社会主责任感的培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上,孝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爱国观、敬业观、诚信观、友善观的培育。第四部分,结合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阐述当代大学生传承孝文化的现状。有传承就有缺失,正确认识如今孝文化教育缺失的问题,探寻孝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当代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压力,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思潮的充斥,以及网络的“双刃”作用,都是造成大学生在孝文化教育方面缺失的因素。第五部分探寻传承孝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方法和途径。结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料条件,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大众传媒的引导以及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