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6h】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方法

1.2.1定性分析法

1.2.2定量分析法

1.3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

1.3.1财政分权

1.3.2政府竞争

1.3.3交通基础设施

1.4研究框架

1.5创新与不足

1.5.1创新之处

1.5.2不足之处

第2章文献综述

2.1财政分权理论

2.1.1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

2.1.2财政分权与政府激励

2.2政府竞争理论

2.2.1地方政府竞争与公共品供给

2.2.2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发展

2.3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2.3.1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

2.3.2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政府决策

第3章我国财政分权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3.1我国财政分权发展探讨

3.1.1财政分权原则

3.1.2我国财政分权发展历程

3.2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概况

3.2.1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变化

3.2.2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模与质量

3.2.3中国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差异

第4章我国财政分权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机制

4.2“委托—代理”与“标尺竞争”理论

4.3政府治理模式与公共选择理论

第5章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省级面板的经验分析

5.1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5.1.1变量选取说明

5.1.2数据来源说明

5.2模型设定与描述性统计

5.3实证结果

5.4稳健性检验

5.4.1考虑转移支付

5.4.2考虑人口密度因素

5.4.3估计方法的替换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滞后的交通设施相比,中国的公路、高铁建设已经开始对外输出,我们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差异的背后更多地反映了政府作为和分权竞争效率的不同。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国的地方政府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推动力。  本文研究了在我国财政分权制度下,财政分权和政府竞争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作用,并试图分析地方政府热衷于改进交通基础设施的背后机理和地区间交通基础设施的差异原因。通过对29个省市1990-2015的面板数据的研究,我们发现财政分权、政府间横向竞争、治理水平都对交通基础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腐败力度的加强会在一定程度减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分税制改革、西部大开发、分税制调整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财政分权对东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最大,西部次之,中部较低。西部大开发的开展对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明显,投资额已在2013年超过中部。政府间横向竞争提升了东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抑制了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究其原因,中国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双重作用使得地方政府“向上负责”而不是“向下负责”。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在“标尺竞争”的激励下,地方政府出于财政收入及政绩的考虑,会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从公共选择理论来看,作为“经济人”的地方官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一方面是出于政绩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更大的权利寻租空间。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提出问题并解释相关概念;第2章对财政分权理论、政府竞争、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进行文献综述;第3章分析了我国财政分权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第4章探讨了财政分权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机理;第5章则利用199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财政分权和政府竞争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同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第6章则总结本文的结论和观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