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利多卡因对罗哌卡因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6h】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利多卡因对罗哌卡因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词简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人血浆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利多卡因对罗哌卡因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局麻药效能数量化表达的研究现状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人血浆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观察下肢手术患者腰从一坐骨神经阻滞时利多卡因对罗哌卡因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仪为Agilent1100系列:血浆碱化后经乙酸乙酯萃取浓缩,以ZORBAXEclipseXDB-C18(4.6×150mm,5μm,Agilent,USA)为色谱柱:以乙腈-0.02mol·L-1KH2PO4(16:84,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内标为布比卡因。 2、择期行膝及膝以下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单用罗哌卡因组(R组),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联用组(LR组),每组10例。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定位坐骨神经、腰丛,R组先注射生理盐水10ml再追加0.75%罗哌卡因10ml行坐骨神经阻滞;LR组采用先注射2%利多卡因10ml再追加0.75%罗哌卡因10ml行坐骨神经阻滞;两组均采用0.5%罗哌卡因30ml行腰丛阻滞。从局部麻醉给药开始前、给药后5、10、15、20、30、45、60、120、180、360min采集桡动脉血2ml。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各点血药浓度,用药物与统计软件DrugAndStatisticsversion2.0(DAS)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并采用双向单侧t检验、Wilcoxon非参数检验和成组t检验对两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 结果: 1、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浓度在0.05~1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最低检测限为0.05mg·L-1:两种药物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9.8±2.9)%和(100.3±3.0)%;平均绝对回收率分别为(68.4±4.6)%和(70.9±4.9)%;日内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0.86±0.42)%和(1.36±0.77)%,日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2.07±1.46)%和(1.43±0.23)%。 2、R组、LR组罗哌卡因血药浓度峰值(Cmax)分别为(2.6±0.9)mg/L和(3.1±1.1)mg/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0±15)min和(22±12)min: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422±81)mg·L-1·min-1和(588±228)mg·L-1·min-1,AUC(0-∞)分别为(644±293)mg·L-1·min-1和(993±638)mg·L-1·min-1;半衰期(t1/2)分别为(223±169)min和(264±154)min;清除率(Cl2/F)分别为(0.009±0.004)L·min-1·kg-1和(0.006±0.004)L·min·1·kg-1。 3、联用组罗哌卡因的AUC(0-t)、AUC(0-∞)和Cmax均显著大于单用组(高侧P<0.05,低侧P>0.05),两组罗哌卡因Tmax、t1/2和Cl2/F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本研究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血浆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的同时测定及其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2、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联合用于坐骨-腰丛神经阻滞时,利多卡因使罗哌卡因的AUC和Cmax增大,临床上应注意两药联用时的给药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