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留守家庭社会支持研究一以皖南F村的调查为例
【6h】

农村留守家庭社会支持研究一以皖南F村的调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家庭是伴随着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应运而生的,其本身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日渐激烈的今天,农村留守家庭数量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一日渐普遍的现象和由此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最为显著的社会现实。农村留守家庭由于家庭结构长期处于不完整状态,部分家庭功能几乎丧失,比如养老功能、情感抚慰功能以及教育功能等,除此之外,由于青壮劳动力的离开直接影响了家庭的生产和收入,这都是的农村留守家庭有陷入困境的可能。如何让农村留守家庭摆脱目前的窘境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而社会支持理应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  本研究借助社会学相关理论考查分析了农村留守家庭以及农村留守家庭社会支持情况。与此同时,笔者发现相关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几乎都视社会支持是一种单向的给予,而未将社会支持看作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他们多半都是从社会支持主体角度去展开研究,都忽略了作为社会支持接受者的主体性地位和它的能动性。介于此种现实,笔者认为一个有效的社会支持一定是基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互动,为此,在本研究中笔者引入符号互动理论展开对农村留守家庭社会支持的研究。究其原因,一方面社会支持是一种社会交换,既然如此就必定是交换双方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留守家庭和外界的互动其背后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  具体说来本研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介绍了调查样本的概况和农村留守家庭的社会需求和支持的现状,这部分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皖南F村为例阐述了当前农村留守家庭困难的现状。主要从农村留守家庭经济和生活、医疗、精神情感等三方面的需求展开,分析了当前农村留守家庭的一些生活需求情况以及现有的一些解决措施,并对其中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是写在从符号互动理论出发认为农村留守家庭社会支持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外部社会支持的问题,于此同时,农村留守家庭自身也存在着合作和互动不够等问题;第四章是针对第三章凸显的一些问题而提出建构一个农村留守家庭社会支持互动体系的诸多建议或举措。主要包括了农村留守家庭支持网中以政府为互动核心的社会组织支持、多元互动的社区支持和留守家庭的自身支持三方面。

著录项

  • 作者

    高源;

  •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大学;
  • 学科 社会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云飞;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农村地区,留守家庭,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