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难治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6h】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难治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病例选择

2.2 iNO设备及治疗方案

2.3 对早产儿ROP筛查

2.4数据收集

2.5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临床资料

3.2 iNO后各参数的变化

3.3治疗结局

3.4 NO毒性副作用监测

4讨论

4.1 iNO治疗效果

4.2 iNO对早产儿HRF的疗效

4.3 iNO治疗患儿病死率

4.4 iNO的毒性作用

5结论

5.1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5.2本课题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要疾病及并发症的诊断标准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难治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iNO治疗对患儿改善氧合、降低病死率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探索其操作难度及不良反应,为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成功率及今后在我省的医疗单位推广使用积累经验。  方法:  40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病例,经常频机械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和/或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2小时后仍存在低氧血症的难治性呼吸衰竭患儿,即FiO2>80%,PaO2仍<50mmHg,SpO2<85%,或者OI>15,给予iNO治疗。治疗方法:NO初始浓度从10ppm开始,根据患儿的氧合情况调整浓度,最高iNO浓度为20ppm,有效者逐渐降低浓度到3ppm以下,如病情无反复可撤离NO。对iNO治疗前,治疗后的1h、12h、24h及以后每24小时监测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经皮测氧饱和度、吸入氧浓度、并计算氧合指数(OI),了解患儿氧合改善情况;同时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岀凝血时间及血小板、二氧化氮、高铁血红蛋白等指标,并记录患儿并发症、死亡的情况,了解iNO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对并发症及死亡的影响,同时分析患儿死亡原因;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治疗后1h、12h、24h的SpO2、PaO2、FiO2、OI4项指标与iNO治疗前比较;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iNO治疗前后各参数的比较  共有40例患儿符合纳入标准,38例患儿吸入NO治疗有效,治疗1h后氧合均有改善,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上升,同时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均进行性下降,iNO治疗1h、12h、24h后各参数较iNO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例患儿经iNO治疗无效。  2.iNO治疗患儿治愈及死亡的情况  40例入选患者中,33例治愈出院,治愈率87.5%,2例治疗有效但家长要求放弃治疗,5例患儿死亡,死亡率12.5%。  3.iNO治疗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早产儿15例,其中GA≧34w晚期早产儿10例,32w

著录项

  • 作者

    程欢欢;

  •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学科 儿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傅燕娜;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一氧化氮,呼吸衰竭,新生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