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直肠癌中VEGF-D、MLD及MVD表达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6h】

直肠癌中VEGF-D、MLD及MVD表达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英文缩写一览表

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研究意义与存在的问题

6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微淋巴管密度(MLD)、微血管密度(MVD)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淋巴管生成在直肠癌发展、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以及与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术后复发的关系,期待从分子水平探索保肛手术的适应指征。 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8-2000年间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中低位直肠癌标本80例,所有病例均具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同时选取直肠息肉标本40例和80例正常直肠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直肠癌组织及直肠息肉、正常直肠组织的VEGF-D、MLD、MVD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直肠癌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术前远处转移、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保肛术及保肛术术后复发的关系。 结果:1.直肠癌组织中VEGF-D阳性率为55%(44/80),直肠息肉VEGF-D阳性率为O,正常直肠组织VEGF-D阳性率为0,直肠癌组织中VEGF-D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直肠息肉、正常直肠组织(P<0.05);直肠癌组织中MLD为2.80±1.306(中位数3.3,最大值7.3,最小值1.0),直肠息肉MLD为0.50±0.716(中位数0.00,最大值2.7,最小值O),正常直肠组织中MLD为0.25±0.436(中位数0.00,最大值1.0,最小值0),直肠癌组织中MLD明显高于直肠息肉、正常直肠组织(P<0.05);直肠癌组织中MVD为80.10±23.178,直肠息肉MVD为27.00±¨.010,正常直肠组织中MVD为10.45±5.337,直肠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直肠息肉、正常直肠组织(P<0.05)。 2.采用秩和检验、x2检验及方差分析检验直肠癌组织中VEGF-D、MLD、MVD水平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前远处转移、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发现VEGF-D、MLD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前远处转移、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MVD水平与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前远处转移、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 3.直肠癌组织中MLD与VEGF-D呈正相关,随着VEGF-D表达的增高MLD明显增高(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MVD与MLD呈正相关(r=0.773,P=0.000<0.01)。 4.采用Cox回归单因素分析直肠癌各临床病理因素及VEGF-D、MLD、MVD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发现VEGF-D、MLD、MVD、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年龄与预后相关(P<0.05),将上述指标纳入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发现只有VEGF-D、MVD、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年龄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 5.Dixon手术组中复发与VEGF-D阳性率、MLD、MVD水平明显相关(P<0.05)。 结论:1.淋巴管生成客观存在于直肠癌组织中,VEGF-D的高表达、微淋巴管生成是直肠癌组织中的重要事件,VEGF-D、MLD是反映直肠癌淋巴管生成的理想指标。 2.VEGF-D、MLD也是反映直肠癌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直肠癌淋巴管生成是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因素。 3.VEGF-D在淋巴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直肠癌淋巴管生成及血管生成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4.VEGF-D、MLD、MVD可以反映直肠癌预后,其中VEGF-D、MVD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5.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术后复发与VEGF-D、MLD、MVD高表达相关,建议VEGF-D、MLD、MVD高表达的病例尽量不要行保肛术,但VEGF-D、MLD、MVD低表达能否作为指导选择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指标尚须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