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丽江古城纳西族风景园林开发与保护研究
【6h】

丽江古城纳西族风景园林开发与保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 研究的内容

1.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1.3 研究的角度和方法

1.1.4 论文结构和框架

1.2 相关概念

1.2.1 园林/风景园林

1.2.2 古城保护

1.2.3 东巴文化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相关法令条例

1.3.1 国外研究成果及相关法令条例

1.3.2 国内研究成果及相关法令条例

2 纳西族风景园林形成的背景和基础

2.1 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2.1.1 纳西族分布区域及环境特征

2.1.2 丽江的地理环境及特征

2.2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2.2.1 纳西族族源与演变及发展历程

2.2.2 东巴文化产生的背景

2.3 小结

3 纳西族风景园林研究以及东巴文化在大研古城中的体现

3.1 具有风景园林特征的纳西族景观要素研究

3.1.1 大研古城区景观

3.1.2 古城周边具有纳西族园林特色的区域

3.2 东巴文化在大研古城中的地位和作用

3.2.1 基于东巴文化的纳西族传统自然观

3.2.2 本土文化融合汉文化等多元文化在古城中的体现

3.2.3 新时代新环境下的东巴文化

3.3 小结

4 以大研古城为例分析纳西族风景园林的现状与隐患

4.1 以旅游开发为契机,近年来大研古城的快速发展

4.1.1 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为大研古城开发与保护提供充足资金

4.1.2 旅游业提高大研古城知名度,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4.1.3 旅游业促进大研古城开发与保护的规范化,法治化建设

4.1.4 旅游业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4.1.5 旅游业促使传统文化复苏,多元文化交融

4.2 高速发展中的古城所面临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

4.2.1 以水环境为主的自然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4.2.2 不断增加的游客量给古城带来的巨大压力

4.2.3 相对过度的商业开发

4.2.4 古城建筑风貌的改变

4.2.5 古城空间格局的变化

4.2.6 古城人口的相对置换

4.2.7 传统文化的片面开发和流失

4.3 小结

5 以大研古城为例分析纳西族风景园林的保护措施

5.1 历史上的保护雏形

5.1.1 质朴自然观的精神支撑作用

5.1.2 宗教信仰及乡规民约的行为约束作用

5.1.3 与纳西族风景园林元素相关的保护措施

5.1.4 纳西族传统保护措施的启示和现状

5.2 新时代新环境下的古城保护措施

5.2.1 古城面临的新问题

5.2.2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5.2.3 国际化、法制化、规范化、详细化的保护措施

5.2.4 文化层面上的保护

5.2.5 大研古城保护成就与现状

5.3 现阶段古城存在的隐患和保护措施和建议

5.3.1 进一步加强普法教育和执法力度

5.3.2 改进现存隐患的措施和建议

5.4 小结

6 以大研古城为例阐述纳西族风景园林开发与保护的思路

6.1 各地古城开发保护实例对大研古城的启示

6.1.1 威尼斯的启示

6.1.2 皖南古村落的启示

6.1.3 平遥古城的启示

6.2 大研古城风景园林开发与保护的原则

6.2.1 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6.2.2 强调传统文化传承对古城保护的重要性

6.2.3 强调整体控制、分级保护原则

6.2.4 强调旅游开发对古城的作用和影响

6.3 大研古城开发与保护的具体操作思路

6.3.1 以相关法规条例为指导,考虑古城的总体开发保护

6.3.2 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保护对象

6.3.3 加强对古城无形遗产的保护

6.3.4 培育公平完善的鼓励措施

6.3.5 强调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保护措施

6.3.6 风景园林开发与保护同时并举促进丽江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

6.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市古城区,是世代生活在金沙江广大流域的少数民族纳西族在景观营建、建筑建造、文化发展、.城市建设上杰出智慧的集中体现。丽江古城由白沙古建筑群、束河古镇和大研古城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建单元共同组成。丽江古城总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大研古城占到了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有2.6平方公里,是最能代表纳西族园林艺术成就的区域,也是论文研究主体。早在1986年大研古城就被国务院批准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研古城因其历史地位和文化成就,作为丽江古城的核心区被推向了世界。旅游发展的数年间,丽江创造了经济奇迹,人均收入每年增加达到了11%,旅游综合收入更是翻了近50倍。然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给丽江带来了巨大利益,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其社会、文化以及环境景观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本文的研究对大研古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也对丰富和完善大研古城现行的开发与保护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以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于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期间先后四次前往丽江进行调查,历时三个月,此间拍摄照片5883张,收集到大量的相关资料。文章运用资料分析法对图片与文字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大研古城的景观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后通过现场观察、走访询问的方式对古城的现状与隐患及采取的保护措施进行研究,并对大研古城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具体取得了如下结果:
   1)以大研古城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纳西族风景园林的景观特色进行分析,将大研古城景观中最具特色的元素总结为自然山水环境、物质景观环境、人文景观环境三个主要部分,并细划为山体、水系、植物、空间环境、建筑、街道、桥梁、装饰铺装、有形文化景观、无形文化景观等十项详细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2)针对目前大研古城开发的现状,分析旅游发展为大研古城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不利因素,通过研究,归纳总结出大研古城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环境质量下降、游客数量庞大、建筑风貌转变、空间格局变化、商业过渡开发、人口置换、文化流逝等,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3)结合纳西族历史上对大研古城的保护雏形和现行的主要保护措施,总结出大研古城在开发与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与不足:即古城现行的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的,国际化、法制化、规范化、详细化的保护措施,保护工作总体上是进步的,但隐患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执法力度上仍需加强、文化保护现状不乐观等方面。并针对文章总结出的大研古城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丽江古城纳西族风景园林开发与保护研究
   4)借鉴其他地区古城开发与保护的实际经验,针对总结出的大研古城景观环境特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隐患,结合现行的保护措施,对大研古城开发与保护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对策:原则上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同时,对大研古城进行整体控制、分级保护,并强调文化继承和旅游发展对古城开发与保护的作用和影响。具体措施以相关法律条例为指导,总体把握古城开发与保护工作、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保护对象、加强对无形文化景观的保护、培育公平完善的鼓励措施、强调政府主导及全民参与的重要性、加强对丽江旅游的引导和管理,使大研古城的开发保护工作始终走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