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缉制度研究
【6h】

通缉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通缉的涵义和价值

一、通缉的涵义

(一)通缉的界定

(二)通缉的性质分析

二、通缉的价值

(一)通缉的内在价值

(二)通缉的外在价值

三、通缉与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一)通缉与通报

(二)通缉与刑事悬赏

(三)通缉与网上追逃

第二章 我国通缉制度的现状及其问题

一、我国通缉制度现状

(一)我国通缉制度立法现状

(二)通缉措施现状

(三)通缉实施的现状

二、我国通缉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通缉启动标准模糊

(二)通缉主体范围不明确

(三)通缉文书格式不规范

(四)悬赏通缉缺乏法律依据且不规范

(五)通缉撤销机制不完善

三、我国通缉制度实践中屡屡出错的原因

(一)缺乏配套司法审查制度

(二)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境外及国际刑警组织框架下通缉制度研究

一、相关国家和地区通缉制度探析

(一)德国通缉制度简介

(二)台湾地区通缉制度简介

二、国际刑警组织框架下通缉制度的研究

(一)国际刑警组织

(二)国际刑警组织的通缉制度

第四章 完善我国通缉制度的构想

一、通缉制度立法完善

(一)完善通缉启动标准

(二)明确通缉主体

(三)以通缉书作为通缉文书

(四)建立和完善通缉撤销制度

二、配套制度的完善

(一)司法审查制度

(二)建立和完善悬赏通缉制度

第五章 网上通缉体系的建立

一、网上通缉的界定

二、网上通缉体系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法律性质不明确

(二)发布范围与法律规定不相符

(三)寄押的法律效力过低

三、网上通缉制度的完善

(一)明确网上通缉的法律性质

(二)明确网上通缉适用范围

(三)完善寄押的相关规定

四、网上通缉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网上通缉缉控库”

(二)严格网上通缉的法律程序

(三)严格网上通缉的复核程序

(四)建立网上通缉的撤销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通缉措施是公安司法机关为缉拿在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已决犯而运用的强制侦查手段,它对及时缉拿在逃人员,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作为刑事强制措施,在《立法法》视域下,通缉措施必须通过立法进行确认,并明确严格的执行程序。但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通缉制度的规定可操作性较差,这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通缉制度面临侵犯公民权利等问题而陷入困境。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通缉制度为核心展开研究,文章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对通缉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界定了通缉的内涵和性质,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了通缉的价值,同时,针对通缉制度的不同措施进行了界定和区分,重点对通缉与通报、悬赏通告以及网上追逃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二部分,从立法和实践角度对我国通缉制度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当前我国通缉制度存在规定不够细化、启动标准模糊,执行主体不明确、文书格式存在瑕疵等诸多问题,在悬赏通缉问题上,存在资金来源机制不完善、悬赏通缉缺少法律依据、悬赏金发放原则不明确等问题,以及通缉撤销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在制度层面,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导致我国通缉制度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
   第三部分,考察了德国、我国台湾地区和国际刑警组织框架下通缉制度的基本内容,认为其在司法审查制度、通缉文书格式、通缉书期限等诸多方面对我国通缉制度的完善具有可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针对我国通缉制度立法和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从明确通缉启动标准和实施主体、确定通缉书法律文书格式和内容、构建和完善通缉撤销制度等方面提出完善《刑事诉讼法》的建议,并从配套制度建设的角度对司法审查制度和悬赏通缉制度进行了细致分析。
   第五部分,重点探讨了当前网络追逃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和完善以网络追逃为核心的通缉制度体系,明确了网络追逃适用范围和法律地位。
   文章结语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