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原子层沉积的PVDF微滤膜表面亲水改性及膜污染控制机制
【6h】

基于原子层沉积的PVDF微滤膜表面亲水改性及膜污染控制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背景

1.2 膜污染研究现状

1.2.1 膜污染的形成机制和类型

1.2.2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1.2.3 膜污染的控制方法

1.3 膜改性方法

1.3.1 共混改性

1.3.2 表面改性

1.4 原子层沉积技术

1.4.1 原子层沉积技术介绍

1.4.2 原子层沉积技术的优势

1.5 原子层沉积技术在膜改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5.1 原子层沉积技术的研究现状

1.5.2 原子层沉积技术在膜改性中存在的问题

1.6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6.1 课题来源

1.6.2 课题研究意义

1.6.3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常规化学试剂

2.1.2 ALD反应前驱体

2.1.3 PVDF微滤膜

2.1.4 常规实验设备

2.1.5 ALD膜改性系统

2.2 实验方法

2.2.1 PVDF膜表面活化方法

2.2.2 PVDF膜表面改性方法

2.2.3 静态吸附实验

2.2.4 动态过滤实验

2.2.5 污染膜的清洗及重复过滤实验

2.3 模拟与计算方法

2.3.1 吸附等温线拟合

2.3.2 吸附热力学参数计算

2.3.3 溶液离子强度计算

2.3.4 过滤模型模拟

2.3.5 过滤阻力计算

2.3.6 膜表面与污染物之间的关系能计算

2.4 分析方法

2.4.1 膜表面形貌分析

2.4.2 膜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2.4.3 膜亲水性能表征

2.4.4 膜分离性能表征

2.4.5 沉积层稳定性分析

2.4.6 其它分析检测方法

第3章 ALD亲水改性PVDF膜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2 ZnO沉积层的性能表征

3.2.1 沉积层生长速率

3.2.2 沉积层化学组成

3.2.3 沉积层晶体结构

3.3 PVDF-ZnO改性膜的结构表征

3.3.1 膜孔径

3.3.2 膜表面及膜孔微观形貌

3.3.3 沉积层分布

3.4 PVDF-ZnO改性膜的亲水性能

3.4.1 静态水接触角

3.4.2 纯水通量

3.5 PVDF-ZnO改性膜的过滤性能

3.5.1 相对通量

3.5.2 截留率

3.6 PVDF膜表面活化及ZnO亲水改性过程分析

3.7 PVDF-TiO2和PVDF-Al2O3改性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3.7.1 沉积层化学组成

3.7.2 改性膜表面形貌

3.7.3 改性膜亲水性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亲水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改性膜的基本性能对比

4.2.1 膜孔径与沉积层生长速率

4.2.2 亲水性与膜阻力

4.2.3 稳定性

4.3 改性膜的静态抗吸附污染性能

4.3.1 膜通量变化

4.3.2 膜阻力变化

4.3.3 平衡吸附量

4.4 改性膜吸附污染后的形貌与亲疏水性变化

4.4.1 表面形貌

4.4.2 表面粗糙度

4.4.3 静态水接触角

4.5 改性膜的动态抗污染性能

4.5.1 相对通量变化

4.5.2 过膜阻力变化

4.6 动态污染膜的表面形貌

4.7 PVDF-ZnO改性膜的抗不可逆污染性能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亲水改性膜的抗污染机制解析

5.1 引言

5.2 改性膜对污染物的静态吸附方式和容量

5.2.1 改性膜对BSA的吸附方式和容量

5.2.2 改性膜对SA的吸附方式和容量

5.3 改性膜的静态吸附抗污染行为

5.3.1 静态吸附自发性分析

5.3.2 污染物与改性膜之间的作用关系

5.3.3 污染物在改性膜表面的混乱度

5.4 PVDF-ZnO改性膜的动态污染类型和污染趋势

5.4.1 过滤全过程的主要膜污染类型

5.4.2 不同过滤阶段的污染类型和趋势

5.5 动态污染过程污染物和膜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

5.5.1 膜表面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

5.5.2 BSA污染物的物化性质

5.5.3 相互作用能曲线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