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4岁幼儿依恋问卷的编制和依恋安全性的测量
【6h】

2-4岁幼儿依恋问卷的编制和依恋安全性的测量

代理获取

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1 文献回顾

1.1 依恋安全性

1.2 向目标矫正的搭档关系过渡

1.3 依恋安全性的测量方法—陌生情景测验

1.4 依恋安全性的测量方法—依恋Q分类法

2 问题的提出

3 研究假设

4 研究意义

4.1 理论意义

4.2 实践意义

第二部分 具体研究

研究一 幼儿依恋问卷的编制

1 研究目的

2 方法

3. 结果和分析

4 小结

研究二 作为关联效标的AQS

1 研究目的

2 方法

3 结果和分析

4 小结

研究三 作为关联效标的模拟陌生情景

1 研究目的

2 方法

3 结果和分析

4 小结

研究四 作为构思效标的母亲敏感性

1 研究目的

2 方法

3 结果和分析

4 小结

第三部分 总体讨论

1 讨论

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幼儿依恋问卷

附录2 陌生情景相互作用行为评分系统

附录3 幼儿依恋问卷各项目得分人数比例分布图

附录4 初始依恋问卷90个项目得分情况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依恋理论已经成为理解儿童早期社会情绪和人格发展的主导途径。个体依恋发展的第三阶段“依恋明确建立阶段”是早期依恋研究的焦点,相应研究方法也发展最成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开始转向依恋发展的第四阶段“目标矫正的搭档关系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渡的学前早期母亲-儿童的依恋关系,但相应理论和方法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依恋的核心维度是依恋安全性、核心概念是安全基地、测量的主要方面是儿童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探索(内)外部世界的有效程度。陌生情景(StrangeSituation,SS)和依恋Q分类法(AttachmentQ-set,AQS)是依恋测量的主要方法,但是前者应用普及困难(在我国还未有使用标准SS的文章发表)、后者操作冗长复杂。本研究旨在发展一份以AQS条目为基础、母亲报告的幼儿依恋问卷,作为测量2-4幼儿依恋安全性的便捷工具。本研究包括四个部分。研究一以454名2-4岁幼儿(M=42.4,SD=7.18)为施测对象,对初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并检验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预测效度和区别效度;研究二以31名2-4岁幼儿(M=39.7,SD=8.93)的母亲AQS分类为关联效标,对问卷的关联效度进行检验;研究三考察了70名2-4岁幼儿(M=38.7,SD=8.31)的陌生情景行为,以此为关联效标进一步检验问卷的效度,并探究了问卷鉴别安全型、回避型和抗拒型依恋幼儿的可能性;研究四通过对22名2-4岁幼儿(M=43.2,SD=5.37)母亲回应方式的实验室情景观察,以母亲对幼儿信号回应的敏感性为效标,检验了问卷的理论构思效度。本研究的主要结果:(1)初步编制了一份31个项目的母亲报告幼儿依恋问卷,问卷包括八个一阶维度,分别是安全基地、活跃性、顺从、互动情感基调、身体接触喜爱度、对陌生客人的反应、赞许回应性和要求;和三个二阶维度,分别是依恋-探索、交互顺畅性和社交活跃性:(2)问卷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结构效度、预测效度、区别效度、关联效度和构思效度均良好;(3)2-4岁幼儿在陌生情景各片段间分离、重聚、寻找母亲等行为频次的变化和Ainsworth等人(1978)对美国儿童的研究结果一致(5)问卷通过聚类分析把幼儿分成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回避和抗拒型的分布比例分别是42.5%、28.2%和29.3%,抗拒型有多于回避型的倾向,这与sagi等人(1995)对以色列儿童、Takahashi(1986)对日本儿童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不安全人数比例显著高于这些美国、日本儿童。这与Li-Repac(1982)对美籍华人儿童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编制的幼儿依恋问卷共31个项目,涵括八个一阶维度和三个二阶维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得到的2-4岁幼儿依恋类型比例和对美国、日本儿童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本研究的意义:研究提供了一个测量2-4岁幼儿对母亲依恋安全性的便捷、可靠的工具,它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具有鉴别不同依恋类型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开展依恋研究,为依恋研究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