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走向狭义语言主观性
【6h】

走向狭义语言主观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0 引子

1.1 主观性概念的嬗变

1.2 语言主观性的学科基础

1.2.1 语言主观性的哲学渊源

1.2.2 语言主观性的心理学基础

1.2.3 语言主观性的认知基础

1.2.4 语言主观性的符号学基础

1.2.5 小结

1.3 选题的缘起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本文的章节结构

2 当代主观性理论评述

2.0 引子

2.1 早期主观性思想

2.1.1 洪堡特:主观性思想的先声

2.1.2 Benveniste的主观性思想

2.1.3 Lyons的主观性思想

2.2 功能-话语学派的主观性思想

2.2.1 Halliday的主观性思想

2.2.2 Martin的评价理论

2.2.3 Nuyts的主观性思想

2.2.4 小结

2.3 语用学派的主观性思想

2.3.1 哈贝马斯的主观性思想

2.3.2 Traugott主观性理论的基本思想

2.3.3 Traugott主观性思想的不足

2.3.4 小结

2.4 认知学派的主观性思想

2.4.1 认知观下的主观性的概念基础

2.4.2 Langacker主观性理论的基本思想

2.4.3 Langacker的主观性思想之功过

2.4.4 Verhagen的(交互)主观性思想

2.4.5 小结

2.5 当代两大主观性(化)思想:比较与启示

2.5.1 Langacker与Traugott的主观性(化)思想之同

2.5.2 Langacker与Traugott的主观性(化)思想之异

2.5.3 两派主观性思想对主观性理论的启示

2.5.4 小结

2.6 综合评述

2.6.1 整体观照

2.6.2 具体观照

2.7 本章小结

3 主观性概念的泛化及其限定

3.0 引子

3.1 主观性的界定问题

3.2 主观性概念的泛化及其根源

3.2.1 当前针对主观性的各种泛化解读

3.2.2 主观性在认知语言学中备受瞩目的原因

3.2.3 当前主观性泛化的根源

3.2.4 小结

3.3 对主观性的概念外部限定

3.3.1 语言的主客观悖反性

3.3.2 主观性对语言使用的敏感性

3.3.3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3.3.4 小结

3.4 对主观性的概念内部限定

3.4.1 区分不同层次上的说话者自我

3.4.2 对主观性与主观化作用层面的限定

3.4.3 小结

3.5 对主观性内涵的限定

3.5.1 划清主观性与其他语义范畴的界限

3.3.2 主观性作为非命题意义的子集

3.5.3 划定主观性与其他非命题意义的界限

3.5.4 小结

3.6 分层主观性思想

3.6.1 分层主观性概述

3.6.2 主观性的外部分层:语言(广义)-非语言-前语言主观性

3.6.3 主观性的内部分层:语言(狭义)-言语-语篇-元语言主观性

3.6.4 小结

3.7 本章小结

4 狭义语言主观性及其运作

4.0 引子

4.1 回归语言:狭义语言主观性的提出

4.1.1 狭义语言主观性的由来

4.1.2 确立狭义语言主观性的优先地位

4.1.3 限定语境的作用范围

4.1.4 主观性与发话时刻的关联

4.1.5 小结

4.2 主观性对组合语境的敏感性

4.2.1 从共时来观照

4.2.2 从历时来观照

4.2.3 主观性标记的不自足特征

4.3 狭义语言主观性的基本假设

4.3.1 狭义主观性的内涵:组合含义

4.3.2 狭义主观性的作用层面:组合语境

4.3.3 狭义主观性的表现形式:结构与意义的交互

4.3.4 主观性的轴心

4.3.5 小结

4.4 判断主观性标记的标准—主观性范畴地位的问题

4.4.1 判断主观性标记的标准

4.4.2 对不同修饰语范畴主观性的定位

4.4.3 小结

4.5 对各主观性范畴的认知解读—基于修正的Langacker认知观主观性模式

4.5.1 Langacker的认知观主观性模式的挑战

4.5.2 词项主观性的来源:识解

4.5.3 对Langacker“概念内容-识解”模式的修正

4.5.4 对各范畴主观性的认知解读

4.5.5 不同范畴的主观性权重问题

4.6 主观性范畴的内部分层

4.6.1 主观性范畴的内部分层:概述

4.6.2 命题内-命题外的主观性

4.6.3 命题内外的主观性差异

4.6.4 命题内外的主观性互动情况

4.7 结语

5 主观性的词项-构式互动观

5.0 引子

5.1 超越分解论

5.1.1 传统主观性研究中的分解论倾向

5.1.2 分解论思想的不足

5.2 词项与语法构式的主观性定位

5.2.1 词项的主观性定位:主观性潜势

5.2.2 语法构式的主观性定位:隶属于经验编码功能

5.2.3 小结

5.3 走向主观性的词项-构式互动观

5.3.1 词项与构式的互动问题:认知(构式)语法观

5.3.2 构式与词项在主观性解读中的互动问题

5.3.3 构式对词项:构式语境对词项主观性潜势的提升

5.3.4 词项对构式:构式的主观性解读离不开词项主观色彩的浸染

5.4 词项-构式主观性的互动效果

5.4.1 语义相容:主观性的集群效应

5.4.2 语义错配:主观性的压制效应

5.4.3 集群效应与压制效应的关联

5.5 主观性构式:主观性的构式化

5.5.1 下位主观性构式的分化:特殊主观性标记的插入

5.5.2 下位主观性构式的分化:特殊动词类型的准入

5.6 小结

6 语言主观性的结构空间

6.0 引子

6.1 主观性的结构选择限制

6.2 主观性的强弱与左向分布

6.2.1 定语的主观性与左向分布

6.2.2 状语的主观性与左向分布

6.2.3 主观化与左向移动

6.3 主观性的内部结构:辖域

6.3.1 主观性结构辖域的提出

6.3.2 情态的辖域问题

6.3.3 认知谓词的辖域问题

6.3.4 状语的辖域问题

6.3.5 定语的辖域问题

6.3.6 时体态的辖域问题

6.3.7 主观性的辖域等级

6.3.8 各主观性范畴的相对辖域关系

6.3.9 辖域等级提出的意义

6.4 主观性的宏观结构特征:标记性

6.4.1 主观性与标记性的关联

6.4.2 标记性的更迭与主观性的消长

6.5 主观性的宏观分布特征:主客互补分布

6.5.1 主客分工作为词义分化的理据

6.5.2 近义构式的主客分工

6.6 小结

7 结论

7.0 引子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的不足

7.4 未来研究展望

7.4.1 未来理论研究展望

7.4.2 未来实证研究展望

7.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反思当代语言学研究中主观性概念泛化倾向的基础上,提出狭义语言主观性的思想。在当前非客观主义意义观兴盛的背景下,主观性(subjectivity)作为对抗客观主义意义观最有力的砝码,在当代语言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领域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概念。当代语言理论的核心要义之一正是对语言使用主体的高度重视。在当代,主观性研究异彩纷呈,涌现出众多流派,这些流派分别以当代功能-话语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研究为依托,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然而,理论视角的异质性造就了对研究对象大相径庭的认识。各学派各执一端,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从而带来了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纵观现有主观性理论研究,似乎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1)对主观性缺乏统一、明晰的界定,对其内涵认识不清;2)对主观性的作用层面判断不一;3)主观性研究思路上表现出个体观、分解论倾向。Nuyts(2012)曾表达了主观性研究的三难:第一,难以给主观性下一个毫不含糊的定义;第二,难以划定主观性范畴的边界;第三,难以确定具体主观性范畴的外延。这说明当前主观性研究尚处于较为混沌的状态,我们在的目标即在于尝试从混沌中寻找秩序。
  我们梳理了主观性概念泛化的倾向,从哲学角度解析了当前主观性泛化的根源。接下来,我们分别从概念外部与内部寻找主观性的限定因子,试图走出主观性的泛化倾向。就外部限定而言,我们分别从语言的主客观悖反性、主观性对语言使用的敏感性入手,试图摆正主观性在语言中的位置。就内部限定而言,我们区分了不同层次上的说话者自我,将主观性的核心限定在说话者的态度主体地位上,并结合主观性(化)经典定义的二重性问题对主观性与主观化的作用层面进行了限定。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主观性的内涵进行限定,明确了主观性与其他语义属性的区别,论证主观性属于非命题意义的子集,并划定了主观性与其他非命题意义的界限。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主观性概念进行了分层。我们采取逐级分层的思路,首先以语言为切入点区分了非语言主观性、前语言主观性与语言主观性,而后以作用层面为切入点,在语言主观性内部进而区分了语言(langue)主观性、言语主观性、语篇主观性与元语言主观性。
  本着对语言形式与意义并重的理念,我们将研究范围限定在语言(langue)主观性层面,从而提出狭义语言主观性的思想。这样,我们就从Nuyts(2012)面临的三难中找到了重大突破口。我们论证了主观性对组合语境的敏感性,并从三个公认的主观性标记—情态、认知谓词、第一人称主语—出发,论证并不存在单一范畴与主观性内在相连。据此,我们提出狭义语言主观性的基本假设:在内涵上表现为组合含义(syntagmatic implicature),即字里行间的感受义,在作用层面上表现为组合语境,在表现形式上表现为结构与意义的相互作用,在语义轴心上表现为认识评价,在结构轴心上表现为一个指向命题的结构。而后,我们提出界定主观性标记的四大标准:结构标准、语义标准、功能标准及真值标准,从而离析出不同的主观性范畴。接下来,基于对Langacker主观性模式的反思,我们对“概念内容-识解”模式进行了修正,从而有望对各主观性范畴加以认知解读。我们的基本立场是:主观性体现在概念内容背后主观识解的成分中,不同范畴的概念内容义与主观义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最后,我们以命题边界为主线,同时参考范畴与作用层面,对主观性进行了内部分层。
  基于对传统主观性研究中个体观取向的反思,结合本文的狭义主观性思想,我们提出主观性的词项-构式互动观,主张主观性的解读无法单纯归结为词项或构式的属性。我们确立了认知(构式)语法的词项-构式互动观作为主观性模式的总体指导思想。考虑到方向性问题,我们区分了构式对词项的作用与词项对构式的作用,并讨论了两者的总体互动效果。就构式对词项的作用而言,表现为构式语境对词项的主观性潜势的提升;就词项对构式的作用而言,表现为构式主观性的解读离不开词项主观色彩的烘托。就两者的互动效果而言,表现为集群效应与压制效应。前者涉及的是语义相容,后者涉及的则是语义相斥。在这两大效应的作用下,可能造就主观性构式的涌现。
  最后,我们勾勒了主观性的结构空间,回归本研究“从语言中来,到语言中去”的思想。我们围绕主观性的结构选择限制、主观性的强弱与左向分布、主观性的内部结构辖域、主观性的宏观结构特征、主观性的宏观分布特征分别进行了探讨。就选择限制而言,主观性成分在语义结构上不自足,表现出对主观结构语境的依赖,主观性的高低与对结构语境的依赖度成反比。从线性结构来看,主观性的强弱在结构连续统上呈现出明显的左向分布:主观性越强,越趋于结构左侧分布;反之亦然。反映到辖域上来,主观性的强弱与辖域的高低成正比:主观性越强,辖域越高,反之亦然。就宏观结构特征而言,主观性表达相对于非主观性表达具有标记性,符合元象似标记性原则,标记性程度与主观性强度成正比。就宏观分布特征而言,主观性往往造就语言中的主客分工,主观性-客观性不仅是词义分化的重要理据,也是构式分化的重要理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