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甲双胍联合索拉非尼抑制小鼠肝癌原位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
【6h】

二甲双胍联合索拉非尼抑制小鼠肝癌原位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1.2实验方法

结果

2.1 二甲双胍逆转低氧条件下的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的耐药作用

2.2低氧条件下肝癌细胞系中HIF-2α对TIP30存在一定的调控作用

2.3 低氧条件下,二甲双胍联合索拉非尼抑制肝癌细胞EMT的过程,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

2.4 二甲双胍联合索拉非尼抑制小鼠原位移植瘤的术后复发与转移

2.5二甲双胍联合索拉非尼抑制裸鼠原位肝癌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和EMT,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原发性肝癌中索拉非尼潜在的耐药机制研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但术后较高的复发和转移率仍然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索拉非尼是晚期肝癌患者的标准用药,然而,由于其潜在的毒副作用,许多患者不得不减少剂量或者被迫停止用药。某些患者对索拉非尼的治疗存在一定的抵抗作用;特别是减量用药的患者可能增加转移风险,影响总体疗效。因此,深入研究索拉非尼的耐药机制以及寻找可能的方法来增加索拉非尼的疗效显得尤为重要。二甲双胍是目前用于II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有文献报道指出二甲双胍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某些肿瘤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观察二甲双胍能否增敏索拉非尼的疗效,进而抑制荷瘤小鼠肝癌手术切除后的转移与复发,探讨其作用机制。
  内容:
  研究二甲双胍联合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和转移的影响;探讨二甲双胍增效索拉非尼的作用机制。
  方法:
  应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细胞活力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和索拉非尼单独用药以及二者联合用药对MHCC97H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和索拉非尼单独用药以及二者联合用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在MHCC97H细胞中检测二甲双胍和索拉非尼单独用药以及联合用药后,HIF2α, TIP30, E-Cadherin,N-Cadherin, pAMPK等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RNA敲减以及核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等实验进一步研究HIF-2α与TIP30之间的关系。体内实验,手术切除小鼠肝癌原位瘤后,给予小鼠口服二甲双胍和索拉非尼,观察不同治疗组复发的肿瘤大小以及肺内转移灶的数目;应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对不同治疗组中与细胞增殖相关的 Ki67、凋亡相关的TUNEL以及微血管密度相关的CD31等指标进行检测;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肝癌组织中HIF2α, TIP30, E-Cadherin, N-Cadherin及pAMPK等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
  1.低剂量索拉非尼通过上调HIF-2α来抑制TIP30的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2.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索拉非尼抑制HIF-2α蛋白的表达。
  3.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索拉非尼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降低微血管密度。
  4.二甲双胍通过增敏索拉非尼抑制荷瘤小鼠肝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
  结论:
  二甲双胍通过调控HIF-2α及TIP30的表达来增敏索拉非尼的疗效,进而抑制小鼠肝癌手术切除后的复发和转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