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环境法中的排除危害责任
【6h】

论我国环境法中的排除危害责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部分 概述

一、环境法中的排除危害

(一)排除危害责任的产生

(二)排除危害责任的私法性质

二、环境法中排除危害责任的构成

(一)环境侵权行为

(二)损害后果

(三)因果关系

三、排除危害责任的实现

(一)排除危害的民事责任形式

(二)排除危害的具体实现方式

第二部分 环境污染防治制度与排除危害责任

一、环境标准制度与排除危害责任

(一)环境标准制度的含义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度对排除危害的影响

(三)环境质量标准制度对排除危害的影响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除危害责任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排除危害责任的影响

三、三同时制度与排除危害责任

(一)三同时制度的含义

(二)三同时制度对排除危害责任认定和实现的影响

四、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制度与排除危害责任

(一)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对排除危害责任认定的影响

五、环境污染防治制度对排除危害责任的影响

(一)直接影响排除危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二)影响排除危害责任的认定及实现

第三部分 国外排除危害责任制度比较

一、日本环境法中的停止行为请求权

(一)构成要件

(二)停止行为请求权的实现方式

二、德国环境法中的排除危害制度

(一)1998年《德国民法典》中的不可量物侵害制度

(二)1974年《公害防治法》中的排除危害

(三)1991年《德国环境责任法》

三、美国妨害法中关于禁令救济的规定

(一)禁令救济的构成要件

(二)禁令救济的实现

四、国外排除危害责任制度总结

(一)构成要件

(二)责任实现

第四部分我国排除危害责任的构成及实现

一、排除危害责任在我国的困境

(一)排除危害责任构成要件方面

(二)排除危害责任的实现方面

二、环境侵权违法性要件

(一)关于《民法通则》和《物权法》中环境侵权的规定

(二)合法排污不免除防治污染的责任

(三)违法性要件的否定

三、排除危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环境污染行为

(二)损害(危害)

(三)因果关系

(四)利益衡量

四、排除危害责任的实现

(一)对排污企业的行为限制

(二)排污企业设备工艺的改进

(三)替代性损害赔偿责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辨情况表

展开▼

摘要

排除危害责任最早规定于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后来在《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中陆续规定,成为环境污染防治类法律中比较普适的一种责任。由于我国法律规定的不统一以及对排除危害责任规定得过于简单和原则,缺少可操作性,实践中很少适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为对保护人们的财产权,尤其是生命健康权来说,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难以达到预防保护的目的,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难以消除人们的精神忧虑,而排除危害责任应该得到适用以此来从根本上保护人们的身体和财产权益。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民法的角度介绍了排除危害责任的概念,并从侵权责任的角度分析了排除危害责任的构成要件。环境污染行为、损害和因果关系要件是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三个要件,有的学者甚至主张三个要件足以构成侵权责任。对于违法性要件则莫衷一是,很难有一个定论。由于环境侵权责任是特殊侵权,过错不是其构成要件之一。同时由于我国法律规定的简单化,排除危害责任的适用缺少实际可操作性。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与污染防治有密切关系的法律制度,包括:环境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等等。环境侵权责任有争议的构成要件之违法性构成要件,违法性涉及的“法”主要指我国的环境污染防治类法律规范。研究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规定及其行政法律责任形式对我国认定排除危害责任的构成及其实现方式有借鉴意义。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日本、德国和美国的排除危害责任的构成及其实现方式。在日本称排除危害为停止行为请求权,日本主要采用“忍受限度论”的观念糅合了过错、违法性和损害构成要件作为环境侵权责任认定的构成要件。德国采用了利益衡量原则,在一般环境侵权中适用物权救济理论,而在《公害防治法》中则规定了对代表公益的经营设备的倾斜保护,均体现了利益衡量的特点。作为普通法系的美国同样采用衡平法上的“均衡衡平”的理论来讨论禁令(即排除危害)救济的构成与实现方式。各国关于排除危害责任的认定和实现方式无不重视对“利益衡量”原则的重视。
   第四部分,结合着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的法律理念和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论证我国环境侵权责任并不以违法性为构成要件,重构我国排除危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和实现方式,以期对环境侵权责任尤其是排除危害责任的认定与实现提供参考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