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启示研究
【6h】

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启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道德激励机制的含义和类型

(一) 道德激励机制的含义

(二) 道德激励机制的类型

二、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 创立了自己的激励理论

(二) 道德激励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三) 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道德激励机制初步形成

三、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在道德激励机制的研究上重视道德工具性而忽视目的性

(二) 在道德激励机制的研究上重西方,轻传统

(三) 适应新的社会要求的道德激励标准尚不完善

(四) 激励主体道德失范行为的存在影响了激励的效果

第二章 孟子性善论对激发道德主体道德内驱力的启示

一、孟子性善论提出的特定背景和前提

(一) 孟子性善论提出的特定历史背景

(二) 孟子言性善的特定前提——物类之别

二、孟子性善论中关于激发主体道德内驱力的可用资源

(一)“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与激发主体的道德需要

(二)“人皆可以为尧舜”与激发主体的道德信念

(三)“人无有不善”与激发道德自觉

(四)“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与道德升华

第三章 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路径的启示

一、“一君正而天下定”与政府激励

(一) 率先垂范,发挥好政府部门的榜样激励作用

(二) 惩恶扬善,建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二、“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与学校激励

(一) 激发主体道德意识,增强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激发主体道德情感,坚定主体道德信念

三、“亲亲仁也”与家庭激励

(一) 进行早期道德教育,激发孩子朴素的道德情感

(二)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道德情感的激发奠定环境基础

四、“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与主体自我激励

(一) 存求道德的最初萌芽

(二) 培养坚定的道德意志

(三) 自我内省,改过扬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道德问题一直是历届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道德激励机制作为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也必然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一方面,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现象日益加剧;另一方面,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日益丰富和多元化,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道德激励机制以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孟子性善论作为儒学正统,是整个中华文明的核心和精髓,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道德激励资源可供我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吸收和借鉴,因此,本文主要是探讨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启示和价值,以发掘其中的可用资源为我国的道德激励机制建设服务。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导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论文研究的意义、简单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并对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介绍激励以及机制的涵义、道德激励机制的类型和遵循的原则,并通过对激励和机制涵义的探讨对道德激励机制的涵义做出学理上的界定;另一方面对我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即看到道德激励机制建设取得的成就,也要认清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二章着重介绍孟子性善论对激发道德主体道德内驱力的启示和价值。主要包括如何激发主体道德需要、激励主体树立道德信念、激励主体自觉将道德内化、激励主体不断向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迈进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在孟子性善论视角下,如何设计有效的道德激励路径的问题。道德激励机制的运行不能脱离一定的控制主体,因此,本部分主要是以孟子性善论思想中关于政府、学校、家庭以及主体自身在激励主体不断加强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为重点,并结合第二章中孟子性善论关于主体道德内驱力的论述,以试图建立一个政府、学校、家庭和个人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有效激励机制以激发道德主体内部道德动力,最终实现主体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