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替加环素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回顾分析
【6h】

替加环素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回顾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药品)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

3.2 替加环素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3.3 替加环素治疗期间患者的血液成分输注情况

3.4 替加环素治疗期间患者的感染状态评估

3.5 替加环素治疗期间肝肾功能的变化

第4章 讨论

4.1 替加环素的结构及药代动力学

4.2 替加环素的常见不良反应

4.3 替加环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和可能的原因

4.4 替加环素治疗期间患者的输血情况统计

4.5 替加环素治疗期间患者的感染状态评估

4.6 替加环素治疗期间肝肾功能的变化

4.7 不足和展望

第5章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替加环素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致谢

展开▼

摘要

替加环素(Tigecycline)为首个应用于临床的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对多重耐药(MDR)病原菌一直保持较高敏感度,是我国目前治疗复杂的多重耐药病原菌,尤其是碳青霉烯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重症感染的常用药物。随着替加环素临床应用越发广泛,对替加环素不良反应的认识也越发重要。根据2004-2009年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替加环素可查询的不良反应多为恶心、呕吐、胰腺炎、肝脏衰竭、低血糖等,缺少对患者凝血功能的的报告。近几年,国外共有两篇替加环素导致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的病例报道,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注意到部分患者在替加环素治疗期间出现明显的纤维蛋白原下降和凝血功能异常。但是,目前还缺乏替加环素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系统性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替加环素治疗重症感染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替加环素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住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并使用替加环素治疗72h以上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记录患者在接受替加环素治疗前、治疗期间及停药后的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血小板(PLT),评估替加环素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C反应蛋白(CRP)、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U%),以评估替加环素治疗期间的感染状态。比较患者用药前及用药7天以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血肌酐(Cr),以评估替加环素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液成分输注情况及出血事件。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结果:共有151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替加环素给药期间,患者血浆FIB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与给药前相比,给药第2-3天、4-6天、7-10天及10天以上的平均FIB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替加环素停药后,患者FIB水平显著回升:与给药10天以上相比,停药第5-7天、7天以上的FIB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PT、APTT和TT水平也随给药时间呈明显延长趋势,停药后逐渐缩短(均P<0.05)。替加环素给药前后患者血小板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加环素给药后患者C反应蛋白和体温均明显下降(均P<0.05),提示患者感染状态好转。给药前及给药7天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及血肌酐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替加环素治疗期间患者输血率及输血量均高于ICU住院患者平均水平。
  结论:1.替加环素可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FIB下降和PT、APTT、TT延长,但对血小板无明显影响,停用后患者凝血功能可逐渐恢复。2.接受替加环素治疗的ICU患者输血率高于其他ICU患者,治疗期间应当注意监测患者凝血指标,警惕出血事件发生。3.替加环素治疗期间患者感染状态好转,肝肾功能无明显恶化,提示凝血异常与感染状态和肝肾功能等无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