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保险+期货/期权”在玉米价格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6h】

“保险+期货/期权”在玉米价格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安排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农业保险

2.1.1 农业保险的概念

2.1.2 农业保险的种类

2.1.3 价格保险的应用方式

2.2 期货/期权

2.2.1 期货/期权的概念

2.2.2 期货/期权的分类

2.2.3 期货/期权的功能

2.2.4 期货/期权的弊端

2.4 “保险+期货/期权”

2.4.1 政策支持

2.4.2 “保险+期货/期权”的原理

2.4.3 “保险+期货/期权”产品的特点

第3章 美国玉米价格风险管理借鉴

3.1 国际玉米市场概述

3.1.1 世界玉米贸易价格

3.1.2 世界玉米消费情况

3.2 美国玉米市场分析

3.2.1 美国玉米生产情况

3.2.2 美国玉米消费情况

3.3 美国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现状

3.3.1 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3.3.2 期货市场在农产品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3.4 美国农场主有效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基础

3.5 美国价格风险管理模式的借鉴

第4章 中国玉米市场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4.1 中国玉米市场概述

4.2 中国玉米市场分析

4.2.1 中国玉米市场生产情况

4.2.2 中国玉米市场消费情况

4.2.3 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分析

4.2.4 中国进口替代品的挤占情况

4.2.5 中国玉米政策分析

4.2.6 中国玉米市场展望

4.3 国内金融企业对玉米风险管理的现状

4.3.1 保险公司价格保险在玉米价格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4.3.2 期货公司在玉米价格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4.3.3 “保险+期货/期权”在玉米价格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4.4 国内金融企业在玉米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4.1 保险公司玉米价格保险存在的问题

4.4.2 期货公司在玉米价格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4.3 “保险+期货/期权”在玉米价格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保险+期货/期权”风险管理模式的原理与意义

5.2 “保险+期货/期权”风险管理模式的运作流程

5.3 “保险+期货/期权”风险管理模式的意义

第6章 “保险+期货/期权”风险管理模式在玉米价格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6.1.1 国家政策的导向分析

6.1.2 市场环境分析

6.2 保险+期货/期权”风险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案例

6.3 案例的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但是,在粮食生产中,农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越是粮食产量高,粮食价格越低,卖粮越难,农民的收入越低,这被现象称为“谷贱伤农”。
  为解决“谷贱伤农”,和中国农业面临的卖粮难、价格低等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比如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国家临储政策等,以保障农民收入。政府干预粮食市场,从长远看并不利于我国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弊端已经开始呈现出来,比如连续8年的玉米临时收购政策,导致了国内库存巨大,国内玉米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很多,玉米替代品大量进口。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市场面临的问题,真正的关键在于,国家怎样维护粮食市场的有效运行。只有发挥并完善的市场的调节作用,才有助于实现各方的利益,无论是农民、消费者还是中间企业。
  随着国内各种避险工具的推出,农村合作社的不断成熟,以及国外的成熟经验。我们通过“保险+期货/期权”这一新型的保险产品创新模式,将农产品价格风险转移到期货交易市场中,以前国家对农民的补贴可以改为对农民的保费补贴,从而实现风险分散的规模化,进而改变“谷贱伤农”的不利影响。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玉米的生产情况和风险管理现状,将“保险+期货/期权”这一新型风险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到具体操作中。通过“保险+期货/期权”创新模式,将保险与期货相融合,实现了保险和期货金融机构各自的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保险公司具备丰富的保险产品设计经验和保险客户基础,期货公司具有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专业能力。保险公司将收到的保费的一部分用来购买期货公司的“场外期权”,期货公司通过在期货市场中建立仓单,将保险公司转移来的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中去。这种创新保险模式,充分利用了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的专业优势,实现了农民、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的三方合作共赢。
  玉米“保险+期货/期权”保险产品创新模式,改变了玉米额度国家补贴方式。我国农产品价格机制的形成,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保障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并重。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能有效的引导农民根据市场玉米价格的变动来安排玉米的生产,从而保障自身的收益水平。再结合新型农产品价格保险,将农产品价格风险,通过保险公司,转移到期货市场中去,从而提高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保障农民收益。“保险+期货/期权”新型保险产品,创新了金融支农惠农的手段和措施,为金融业服务“三农”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