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莫洛村壮族村民媒介使用研究
【6h】

莫洛村壮族村民媒介使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一、日常生活中的莫洛村

(一)莫洛村概况

(二)莫洛村村民的媒介使用概况

(三)社会变迁中的莫洛村

二、正在消失的广播

(一)从有线广播到无线广播

(二)广播传播信息内容的转变

(三)不变的线性传播模式

三、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电视

(一)莫洛村的日常生活与电视

(二)莫洛村中电视的变迁

(三)电视与老人

(四)电视与儿童

四、开始流行的手机媒介

(一)手机的出现

(二)老年人随身带着的“电话”

(三)改变青年人社会交往模式的手机

五、壮族传统文化与媒介传播环境的融合

(一)现代媒介与宗教活动

(二)莫洛村中仪式化的民族生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关于广西山区的一个壮族村落中村民们的媒介使用及其意义的研究。所研究的这个村子是莫洛村,这里是笔者外公所生活的村庄,属于来宾市兴宾区。莫洛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万多个山区农村中的一个村落,其具有普遍性意义。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不停进步的条件下,广大农村区域的媒介传播环境也在不断变革。从传统的媒介传播环境到现代的媒介传播环境,莫洛村经历了广播、电视、手机等媒介进入,从新奇到习惯,到淘汰的各个阶段。在现在的莫洛村,受到村民的文化水平限制,使用最频繁的现代媒介仍然是电视,它在莫洛村的现代传播环境中占据着“主权”。但纸媒、广播、手机等媒介的使用也值得去研究。广播、电视、手机等媒介的进入填补了莫洛村传统娱乐生活和公共空间的空缺,为信息闭塞的传统山村开启了一扇了解外部世界的大门,同样也带来了传统山村文化消亡的危机。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民族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以莫洛村为个案,来研究在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广播、电视、手机等媒介,进入到壮族乡村的日常生活中,对其传统传播环境及其宗教信仰等有什么样的影响,最终在这样一种现代传播环境中,又是怎么样融合到一起的。同时在描述现代山区乡村的日常传播环境时,引发种种对于乡村现代化,在社会变迁中山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即将消逝的传统山村文化的思考。
  最终,本文通过参与观察以及深度访谈等一系列研究方法,以描写的手法来展现广播、电视、手机等现代媒介在莫洛村中的变迁,从媒介与社会互动影响的角度来看莫洛村中的村民在社会变迁中收到的各种生活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逐渐退出了现代媒介的历史舞台,但它出现后对广大乡村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特别是有线广播,到现在广播的商业上的用途,使得广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变成了一种实用性的工具。而电视现在在广大山区农村的舞台正中央,它是农村物质生活的一面镜子,不仅它的物质价值被村民们所接受,它所传播的内容也被村民们完全接受。而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在数量上的飞速增长,代表着其也在慢慢的被村民们所接受,虽然现在只有一部分村民能够更多的使用手机的功能,可是以后的发展仍然值得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停进步,个体的人终究是要融入到社会的大潮流中去。而作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力量,在中国广大乡村地区的农民,势必也要接受并且融入到这个社会化媒介演变的过程中来。虽然在媒介演变这个过程中,村民们都表现出被动接受的特征,但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