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经济社会贡献研究
【6h】

新疆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经济社会贡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经济社会贡献的评价维度

(一)国内外指标体系的研究

(二)对新疆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经济社会贡献评价维度的选择

三、新疆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

(一)新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

(二)新疆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新疆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四)本章主要结论

四、新疆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对经济社会贡献影响要素研究

(一)全区性非企业单位自身的发展

(二)政府层面

(三)社会发展水平

五、提升新疆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经济社会贡献的建议

(一)新疆民办非企业单位完善自身建设

(二)政府层面合理的支持与培育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新疆地区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的进程的加快,新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了快车道。政府职能不断朝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和社会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格局逐步凸显,社会组织活动与发展的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代表正在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新疆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新疆地区发展最为成熟、影响最大、经济社会贡献最强的社会组织之一,新疆地区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客观上需要更大程度地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作用。截至2015年底,新疆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为全疆经济贡献增加值18714.9万元,对新疆地区的科技进步、地方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促进民办教育、提供社会服务以及帮助政府转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基于非盈利组织的基本理论,在参考国内外大量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经济社会贡献指标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规模、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三个维度对新疆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经济社会贡献进行了研究,并且尝试指出全区性民办非其单位对经济社会贡献的路径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新疆的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而新疆社会组织的整体发展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规模上都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通过对这当中的巨大差异的剖析和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新疆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规模还比较小,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尚不健全,资金来源过度依靠财政拨款,行业的整体使命感并不强,政府的双重管理体制与培育和扶植力度以及新疆社会发展水平共同构成了限制新疆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为经济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影响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政府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自身有针对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求提升新疆全区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竞争力,形成适应新疆地方经济和发展要求、结构优良、布局合理的新格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