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M调节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通透性的机制及复方苦参汤的干预作用研究
【6h】

AM调节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通透性的机制及复方苦参汤的干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实验材料与试剂

1.1 实验动物

1.2实验试剂及干预药物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UC模型建立

2.2 药物干预及标本处理

2.3 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测

2.4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IFN-γ表达

2.5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RhoA、ROCK1、MLCK、NF-κBp65及Occludin蛋白表达

2.6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模型评估及体重的改变

3.2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评分

3.3肾上腺髓质素对大鼠血清TNF-α和IFN-γ的影响

3.4肾上腺髓质素对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

3.5肾上腺髓质素对MLCK信号通路的影响

3.6肾上腺髓质素对NF-κBp65的作用

3.7肾上腺髓质素对肠道紧密连接的影响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RhoA/ROCK信号通路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附录1 基金资助致谢

附录2 已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病程漫长,常迁延不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调节缺陷和肠上皮屏障功能受损是导致结肠炎发生的重要环节。RhoA的下游效应分子ROCK可以通过使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产生细胞收缩力,对细胞骨架结构产生影响,而NF-κB p65也参与在MLCK依赖的肠道屏障调节过程中。
  肾上腺髓质素(AM)参与了抑制炎症反应和维护肠道上皮屏障功能等多种生理过程,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在结肠炎大鼠模型中,AM对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以及复方苦参汤(Compound Sophorae Flavescentis decoction,CSFD)的干预作用,这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32只(180-200g),随机分成肾上腺髓质素组、模型组、正常组和复方苦参汤组4组,每组8只。模型组、复方苦参汤组及肾上腺髓质素组均给予TNBS灌肠,以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后48h,肾上腺髓质素组、复方苦参汤组分别给予AM、复方苦参汤1ml/只/天灌肠;而模型组、正常组则给予生理盐水1ml/只/天灌肠,7天后,麻醉大鼠,留取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FN-γ表达的水平。取结肠组织标本,通过HE染色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来评估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测定肠道黏膜RhoA、ROCK1、MLCK、NF-κBp65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
  结果:
  TNBS造模后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行动迟缓,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FN-γ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肠组织中RhoA、ROCK1、NF-κBp65、MLCK蛋白的含量增多(p<0.05),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予AM和复方苦参汤治疗后的大鼠TNF-α、IFN-γ表达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RhoA、ROCK1、MLCK及NF-κBp65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肾上腺髓质素组和中药复方苦参汤组之间比较,以上指标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肾上腺髓质素可以缓解TNBS诱导的大鼠肠道炎症,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
  2.RhoA介导的NF-κB p65/MLC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过程。
  3.肾上腺髓质素可能通过调节该信号通路,改变肠黏膜紧密连接,改善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对溃疡性结肠炎起到治疗作用。而中药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也具有类似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