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分析方法及其与药物药效学关系的研究
【6h】

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分析方法及其与药物药效学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分析方法的研究

第一节 疾病条件对超滤法分析游离药物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及在游离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白蛋白浓度对超滤法分析游离药物的影响研究及在游离丙戊酸钠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血浆中游离的万古霉素与其药效学关系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游离药物浓度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的意义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药物进入机体血液后,部分与蛋白等成分结合,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只有游离的药物才能穿过组织液膜或与受体结合进而发挥药理作用,因此,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Cf)是目前公认的体内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估的主要依据。然而监测Cf在临床实践中并未得到普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表征Cf的方法仍不完善,进而阻碍了用Cf监测和进一步研究临床药物治疗中药物药效学的变化。因此,血浆中Cf分析方法及其与药物药效学关系的研究是目前临床药学工作的研究热点。
  Cf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平衡透析法、超滤法(UF)、超速离心法和凝胶过滤法。UF是分析Cf最简单快速的方法,其中离心超滤(CF-UF)和中空纤维离心超滤(HFCF-UF)是目前表征Cf最常用的方法。文献报道CF-UF得到的超滤液体积(Vu)各不一致(约70-300μL),其过大可能破坏药物蛋白结合平衡,影响Cf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混合的正常血浆中研究结果表明Vu主要依赖于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因此在应用CF-UF时可以通过改变离心力或离心时间控制Vu。文献报道HFCF-UF获得的Vu可以通过玻璃管和中空纤维的内径控制,分析结果更准确。然而上述所有分析结果的评价都是在健康志愿者的血浆中进行的,健康志愿者的血浆条件变化很小;而对于临床样本,由于临床患者的病理生理条件非常复杂,不同的疾病条件导致患者的血浆条件(蛋白水平、粘度、胆固醇水平、渗透压等)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且与健康志愿者的血浆条件显著不同。然而在复杂的疾病条件下UF能否正确表征Cf未见研究报道。
  临床患者血浆中白蛋白浓度具有很大的差异,已知白蛋白浓度能够影响药物蛋白结合率(PB),从而影响Gf。因此,长期以来,研究的焦点都是白蛋白浓度对Cf的影响,并试图建立一个校正模型。不同白蛋白浓度下准确的分析方法是表征血浆中真实Cf的前提,然而白蛋白浓度对分析Cf方法学的影响及规律未见研究报道。
  在常规的TDM中发现,对于某些个体差异大,毒副反应严重的药物,有时尽管血浆中总药物浓度(Ct)适宜,但患者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或治疗失败。这主要是由于药物进入体内,真正发挥药效的部分是血浆中Cf,其直接决定药物的疗效与毒副反应的发生。在健康状态下,药物的PB变化不大,Cf与呈一定的相关性,Ct在一定水平上可以反映Cf。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低蛋白血症、酸血症、肝硬化、肾衰竭、吸烟、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等,药物在血浆中的Cf与Ct并不呈现很好的相关性,此时若用血浆中Ct去预测或评价其药效学往往是片面的,而用Cf代替Ct更为科学有效。Cf与疾病条件的关系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Cf与药效学的关系并探讨药物药效学个体差异的机制,具有更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方法:课题以万古霉素(VCM)为模型药物,通过正常血浆建立、验证了CF-UF和HFCF-UF分析血浆中游离的VCM,研究了不同疾病条件对CF-UF和HFCF-UF表征Cf准确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不同疾病条件患者的血浆,同时记录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血浆分别采用CF-UF和HFCF-UF处理,记录Vu,进行HPLC分析。
  课题以丙戊酸钠(VPA)为模型药物,使用正常血浆建立、验证了CF-UF和HFCF-UF分析血浆中游离VPA,研究了白蛋白浓度对超滤法表征Cf准确度的影响及规律。方法通过模拟不同白蛋白浓度(10、20、40、50、60 g·L-1)的质控血浆样本,分别采用CF-UF和HFCF-UF处理,进行HPLC分析。
  分析临床上接受VCM治疗患者的血浆中的Cf和Ct,考察其相关性,并对患者生理病理情况和VCM游离分数进行回归分析,探讨患者的病理生理条件(年龄、性别、疾病等因素)对游离分数的影响。
  结果:结果表明疾病条件对CF-UF有显著的影响,不同患者获得Vu具有很大的差异(97-279μL),高血压及高血脂患者的血浆获得的Vu通常小于低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浆获得的Vu,血浆蛋白总浓度和血浆渗透压是影响Vu的重要指标。疾病条件对HFCF-UF影响较小,所有患者的血浆获得的Vu均在50μL左右,因此,HFCF-UF更能准确表征血浆中真实的Cf。
  结果表明当白蛋白浓度大于40 g·L-1时,两个方法测定结果无差异;但是在低蛋白水平(<40 g·L-1)时,随着白蛋白浓度的降低,两个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越来越大。CF-UF比HFCF-UF更容易受到白蛋白浓度的影响,由于HFCF-UF可以控制Vu,受白蛋白浓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应用CF-UF时,对低蛋白浓度的血浆样本需更严格控制Vu,避免错误的评估结果。本文将HFCF-UF成功的应用于游离VPA临床TDM,为临床游离VPA的监测提供一个可靠的分析的平台。
  总共分析了102个临床样本,其Cf和Ct相关性较差,VCM游离分数存在着显著的个体间和个体内的差异。
  结论:本课题建立了一个可用于准确分析Cf的平台,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游离VCM和VPA的临床治疗药物监测(TDM)。同时,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游离VCM及其药效学关系的研究,由于VCM治疗的群体大多均为重症患者,该群体的病理生理情况非常复杂,游离VCM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