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浆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过程中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分析
【6h】

血浆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过程中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应用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已经经血管造影或者超声检查确诊的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的119例病人的D-二聚体含量检测以及阳性率分析,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为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早期发现肺栓塞提供更好的指导依据;明确在急性下肢静脉血栓行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与血栓发生、发展以及演变的相关性,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将通过静脉造影证实的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住院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9例患者(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0.5±2.5岁,其中女性65例,男性54例,中央型血栓60例、外周型血栓24例、混合型血栓35例,合并肺栓塞的28例,无肺栓塞者91例)进行血浆D-二聚体含量检测,上述患者入院后均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检查排除肿瘤、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等相关影响D-二聚体含量的因素,首先对合并肺栓塞和无肺栓塞两组病人在入院时即进行D-二聚体含量的测定,通过对比其含量高低以及阳性率分析明确血浆D-二聚体在肺栓塞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再按照血栓发生部位分成周围型、中央型以及混合型血栓三组病人,对三组患者均采用溶栓治疗方案:尿激酶100万单位患肢静点+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Q12h+血塞通0.4g静点日一次。对以上三组病人在溶栓治疗前、溶栓治疗后7天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明确溶栓前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同时行血管造影或者超声检查,明确血栓变化情况与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情况是否呈一致性。
  结果: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肺栓塞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为0.700±0.01mg/L、阳性率为74.7%,合并肺栓塞组D-二聚体含量为2.820±0.01mg/L,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无肺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的含量高低以及阳性率在各种类型的血栓中不一致(周围型D-二聚体含量0.638±0.01mg/L、阳性率62.5%;中央型含量0.907±0.01mg/L、阳性率75%;混合型1.39±0.01mg/L、阳性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含量经溶栓治疗后持续性增高或者不降低,经过血管造影或者超声检查往往显示溶栓失败,或者存在肺栓塞等情况。血浆D-二聚体含量经溶栓治疗后迅速下降或者转阴者,经血管造影显示血栓消失或者部分再通。
  结论:
  1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周围型、中央型和混合型血栓中呈依次增高趋势,其阳性率也依次增高。
  2血浆D-二聚体含量持续增高或者不降低提示溶栓、抗凝药物不足或者存在活动性血栓。
  3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与血管造影或者超声检查显示的静脉血栓演变情况一致。
  4排除患者年龄、肿瘤、粥样硬化以及血糖、血脂等影响,对于已经经血管造影证实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其D-二聚体阴性,基本可以排除肺栓塞;其结果阳性,仍需行进一步检查明确有无肺栓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