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院信息系统综合效益评估模型研究
【6h】

医院信息系统综合效益评估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缩写词

表目录

图目录

1 “数字化医院”的效益及其评估

1.1 分析、评估与衡量

1.2 绩效、效益和价值

1.3 医院与医院综合效益

1.4 “数字化医院”的综合效益评估

1.5 卫生/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关系

1.6 医院信息系统(HOIS):1980年代中期以前

1.6.1 二元论目标

1.6.2 概念模型

1.6.3 复杂性、灵活性、数据集成以及用户生态

1.6.4 新技术的影响以及医学信息学的新任务

1.6.5 医院目标金字塔:HOIS发展的方向

1.7 卫生信息系统(HEIS):1980年代中期以来

1.7.1 领域进展

1.7.2 领域未来

1.8 延伸:RHIO/RHIN/HIE和EHR

1.8.1 区域卫生信息网络

1.8.2 电子健康记录

1.8.3 欧美RHIN和EHR案例介绍

1.9 常见HIS及其延伸分类

2 卫生/医院信息系统的评估

2.1 卫生/医院信息系统的技术与服务架构

2.2 评估需求

2.3 评估的难度

2.3.1 评估标准的摸糊性

2.3.2 评估动机与方法的局限性

2.3.3 评估对象复杂性及其对评估本身的影响

2.3.4 评估指标的缺失

2.4 国内外HIS评估方法

2. 4.1 单一系统举例:PACS系统及其效益分析

2.4.2 利用综合指数法的整体效益评估

2. 4.3 对流程再造的影响

2.4.4 主客观方法的选择

2.4.5 总结性与构成性方法

2.4.6 模型仿真方法

2.4.7 框架方法

2.5 国内外成果小结

2.6 应对评估困境

3 信息技术的业务价值及其评估

3.1 IT业务价值(BVIT)的评估

3.1.1 IT业务价值BVIT

3.1.2 BVIT评估的内容

3.2 BVIT评估方法

3.2.1 基于传统财务计算的方法

3.2.2 基于框架的评估方法

3.2.3 方法小结

3.3 IT治理与BVIT

3.3.1 变化中的BVIT乎估方法需求

3.3.2 IT治理及对BVIT的影响

3.3.3 企业架构

3.3.4 企业治理与EA、IT治理的关系

3.4 BVIT与“数字化医院”效益之间的关系

3.4.1 BVIT 评估要素小结

3.4.2 BVIT的生产链条

3.4.3 BVIT与HIS的综合效益关系

4 “数字化医院”综合效益评估方法

4.1 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目标

4.1. 1 一般意义上的效益表现

4.1.2 方法设计前提

4.1.3 方法设计目的与特点

4.2 方法框架设计

4.2.1 “数字化医院”综合效益评估框架

4.2.2 医院IT投入

4.2.3 医院IT战略的确定

4.2.4 医院IT治理过程

4.3 实施EHBEM路线图

4.3.1 共性步骤--IT战略的翩定

4.3.2 自选步骤--平衡计分卡或Val IT

4.4 基于平衡计分卡方法实施

4.4.1 平衡计分卡方法简介

4.4.2 IT平衡计分卡(IT BSC)方法

4.4.3 BSC在HIS评估中的应用

4.4.4 EHBEM-BSC的定位与特点

4.4.5 效益的因果关系

4.4.6 EHBEM-BSC基本模型

4.4.7 战略地图

4.4.8 目标衡量指标的获取

4.5 基于VAL IT方法的实施

4.5.1 Val IT简介

4.5.2 Val IT组成

4.5.3 Val IT组成关系

4.5.4 Val IT的实施

4.6 小结

5 中山市人民医院的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效益评估

5.1 中山市人民医院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历程

5.1.1 起步阶段(1993~2000)

5.1.2 突破发展阶段(2001~2003)

5.1.3 全面应用与持续更新阶段(2003~)

5.2 数字化业务流程再造

5.2.1 以病患为中心的就诊程再造

5.2.2 面向“零库存”的医院物流流程再造

6.2.3 标准化的样本物流管理

5.2.4 集中分散相结合的Full-PACS工作模式

5.2 5 管理流程再造

5.3 “数字化医院”建设效益小结

5.3.1 经济效益

5.3.2 社会效益

5.3.3 管理效益

5.4 评估提升需求

5.5 IT治理实施与评估工作建议

5.5.1 准备工作

5.5.2 关于BSC方法和Val IT方法的选择

5.5.3 时间花销与触发因素

6 结论与建议

6.1 关于概念的一致性

6.2 缺少源于评估对象的量化数据

6.3 关于方法的集成、继承与内在一致

6.4 效益评估中的隐性因素

6.5 结论

附录1 概念与专用词语解释

附录2 EHBEM方法工作表格

F2.1医院战略了解

F2.2面向BSC的“业务SWOT分析”

F2.3促进IT投入价值产生的理想状况[83]

F2.4“IT治理成熟度模型”评估

F2.5“IT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127]

F2.6 IT价值管理自检

F2.7 EHBEM-BSC领域目标与指标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

博士后期间完成的专利

博士后期间承担及参与的项目

个人简历

永久通信地址

展开▼

摘要

大多数的研究把“数字化医院”效益评估归类于对医院/卫生信息系统(HIS)项目本身的评估研究。这些研究明确指出HIS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动态性和难度,并对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实践。效益作为项目评估的一项内容被涉及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在更为一般的意义上,“数字化医院”综合效益属于信息技术业务价值(BVIT)的范畴,后者强调的是主要由于IT的持续引入与应用对企业效益价值的影响。BVIT评估是一个更为广泛使用的名词,存在着从简单的成本分析(如TCO,ROI)到复杂的模型仿真(如AIE)等诸多方法,多侧重于扮演决策支持事前的投资评估角色。随着IT技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所扮演的角色愈发明显与重要,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商业技术(BT),IT治理(IT Gov),企业架构(EA),业务战略一致以及与这些概念紧密相关的评估工具也被一一提出和研究。然而文献研究显示无论是HIS评估过程,或“数字化医院”的效益分析过程都没有和这些方法产生明显的交集,导致这些先进的方法未能被及时发掘和应用。
   上述现象可以归结于三个因为:首先是“数字化医院”(医院信息系统)效益及其评估这一课题的目的、内容本身缺少清晰的定义和描述,引起评估对象和评估方法工具选择的模糊;其次,现有的面向BVIT的评估方法虽然类型较多,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或倾向于成本管理(如TCO,TEI),或倾向于业务战略一致(如ITBSC),一些好的评估方法由于涉及知识与技能的相对复杂而未能得以及时和广泛推广(如AIE)。第三,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虽然可以认为“数字化医院”效益评估是BVIT评估的一个具体应用,但是现有任何单一的BVIT评估方法不具备能够覆盖“事前-事中-事后”评估的连续性和动态特点,这与评估为决策提供支持的出发点有悖。
   因此,要解决“数字化医院”的效益评估,首先需要对评估对象—“数字化医院”的效益—进行定义或描述,明确其内容与重点,了解其产生与管理的过程:
   其次,在现有HIS价值评估和BVIT评估方法基础上,建立一个可用于“数字化医院”效益分析的方法框架,并评估环节的方法工具配置建议;进而通过具体应用案例来对该框架进行修正和调整,使之具备可实际方便使用的特点。这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回顾了HIS的发展历史,建立研究的概念基础,并对现有见报道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总结了HIS评估问题已有工作成果和困境。同时从另一个更为一般化的领域——IT技术的业务价值(BVIT)评估问题展开介绍与讨论,整理出BVIT的产生链,对BVIT评估与HIS价值评估进行对比,进而建立HIS价值评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一般性的HIS价值评估模型,指出实现该模型的两种途径--基于平衡计分卡(BSC)的方法和基于IT治理(IT Gov)方法。并以中山市人民医院为例介绍本研究评估方法的实际使用方法,最后对本研究工作进行涉及到的其他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及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