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滞后于日本接纳“印象派绘画”的原因研究
【6h】

中国滞后于日本接纳“印象派绘画”的原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言

第1章印象派绘画的形成

1.1印象派绘画形成的背景条件

1.2印象派绘画的形成——西方艺术发展的转折点——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

第2章印象派绘画在中日两国的不同传播经历

2.1 19世纪晚期印象派绘画传入日本并迅速成为日本绘画的主流

2.2 20世纪初期印象派绘画来到中国一波三折的发展状况

第3章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对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以及种种客观因素拉大了中日两国接纳印象派绘画的时间距离

3.1本土文化的回归效应——日本人眼中的印象派绘画

3.2中日两国国民心态的不同和文化传统的差距导致接受印象派绘画的方式不同

3.3黑田清辉与徐悲鸿——两国不同的社会背景,促成对印象派绘画的全然不同的态度

结论

参考资料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印象派绘画的产生及其先后到达日本和中国后曲折的传播经历为线索,探求中国比日本滞后将近一个世纪接纳印象派绘画的原因。从五四到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美术的主流在很大程度上被赋予种种社会、政治责任,而忽略了艺术自身的超越和发展。这拉大了中国近现代美术与西方近现代艺术的创作精神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美术的独立发展,也制约了中国美术主流对印象派绘画的接受。而印象派绘画来到日本则带有本土文化回归的意味,且日本对西方文化采取的又是积极主动的吸收方式,从而使其能比较迅速地接纳印象派绘画,推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绘画艺术的发展尽快步入现代化进程,跟上文化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步伐。与之相比,与日本相邻的中国在近代对现代化的接纳方式却是被动的,加上其历来就有的文化优越感和超稳定、强大的文化系统,使得中国无法像日本那样对外来文化持谦逊的学习态度,所以印象派绘画在中国久久难以得到承认和发展。以上原因导致了中国比日本滞后将近一个世纪接纳印象派绘画。虽然这只是中国艺术发展道路上的一段插曲,但它也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曲折经历的缩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