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连续性和间断性耦合的非线性系统死亡控制机制研究
【6h】

基于连续性和间断性耦合的非线性系统死亡控制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符号释义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研究方向

1.3.1 常见动力学现象

1.3.2 两种常见的死亡现象

1.4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非线性基本理论

2.1 动力学基础知识

2.1.1 动力学系统模型

2.1.2动力学系统稳定性

2.1.3 系统固定点

2.2 常见振子模型

2.2.1 Landau-Stuart模型

2.2.2 Lorenz模型

2.2.3 Rossler模型

2.2.4 Sprott模型

2.2.5其他模型

2.3 李雅普诺夫(Lyapunov)指数

2.3.1 公式推导

2.3.2 应用拓展

2.4 通往振幅死亡的道路

2.4.1 霍夫分岔

2.4.2 鞍结分岔

2.4.3 其他分岔

第3章 连续性耦合方式对振幅死亡的影响

3.1 背景概述

3.2 耦合系统模型

3.3耦合方式对振幅死亡的影响

3.3.1参数失配

3.3.2时延作用(时滞耦合)

3.3.3共轭耦合

3.3.4动态耦合

3.3.5线性增强耦合

3.3.6 非线性耦合

3.3.7 扩散耦合

3.3.8其他耦合方式

3.4本章小结

第4章 间断性耦合对系统振幅死亡的影响

4.1 背景概述

4.2 耦合极限环系统

4.2.1 模型选择及初步阐述

4.2.2 Landau-Stuart系统的振幅死亡

4.2.3 产生振幅死亡的机制

4.3 耦合混沌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