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农地可持续利用视角下的农户化肥使用行为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6h】

基于农地可持续利用视角下的农户化肥使用行为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农业污染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2.1.1 关于农业与农地污染理论的兴起

2.1.2 关于农业污染研究的评估方法与模型时代

2.1.3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与农地质量退化的防治措施的研究

2.1.4 关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实验性研究

2.1.5 评价

2.2 关于农户行为的研究与争论

2.2.1 农户行为研究的主要学派

2.2.2 农户行为的理性化与非理性化之争

2.2.3 关于农户环境行为的研究

2.2.4 评价

2.3 施肥对农地土壤的影响研究

3 理论基础

3.1 农业面源污染

3.2 农业可持续发展

3.3 公共物品理论与外部性理论

3.4 经济人有限理性理论

3.5 生态补偿机制理论

4 农户化肥使用行为现状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取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样本选取

4.2 农户化肥种类选择行为分析

4.2.1 肥料种类选择基本情况

4.2.2 农户有机肥、生物肥料使用情况

4.3 农户化肥施用方式分析

4.4 化肥施用量及配比结构分析

5 农户化肥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经济因素

5.2 自身基本条件因素

5.2.1 农技培训因素

5.2.2 文化水平因素

5.2.3 人均收入因素

5.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

5.3 政策因素

5.3.1 粮食安全政策

5.3.2 化肥产品市场

5.3.3 农产品市场准入

5.3.4 有机肥料、生物肥料政策

5.4.文化因素

5.4.1 区域意识

5.4.2 相互攀比

5.4.3 环境知识淡薄

6 政策建议

6.1 建设高素质农技人员队伍,完善农技推广机制

6.2 建立和完善农民培训机制

6.3 强化农产品市场的监控机制

6.4 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6.5 建立相应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7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农用地作为中国广大农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对占中国人口70%以上的农业人口的增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地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在生产、生活中对农地的科学利用和管理。在过去几十年来,随着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虽然农业产量不断得到提高,但随之而来的耕地质量下降与农业面源污染已得到全国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经济组织已成为控制整个农业环境的主要力量,而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化肥使用行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率最大,影响也最为严重。 基于目前农地受化学肥料污染,地力衰竭严重的现象,本次研究通过随机抽样,在四川省16个地区抽取农户样本进行了化肥使用行为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同时结合年鉴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目前农户化肥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一,肥料选择行为盲目从众,缺乏根据作物和土壤需肥要求进行化肥的选择,有64%的农户首选氮肥为生产中最常用的肥料;第二,农户化肥施用方式错误,造成当季化肥施入大量流失,尤其是氮素的流失最为严重;第三,大部分地区存在化肥施用量过大及配比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氮、磷肥施入量过大,而钾肥施入量不足。 文章通过对调查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对农户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指出存在这些不科学化肥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农户自身基本因素,其中有农户文化水平、农户接受农技培训情况、农户人均收入水平;制度因素,其中有粮食安全政策,国际贸易与化肥产品市场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农产品市场准入政策,有机肥料、生物肥料使用政策;文化因素,包括农户的区域封闭意识,农户间相互攀比意识,农户环境知识淡薄。 最后,文章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环境保护和农地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①是培养农技人员队伍,完善农技推广机制;②是建立和完善农民培训机制;③是强化农产品市场的监控机制;④是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⑤是建立相应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