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商业存在的视角
【6h】

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商业存在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 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本文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

2.1 金融服务贸易相关概念

2.2 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华业务发展情况

2.3 中资银行业海外发展现状分析

2.4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

第三章 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3.1 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相关理论

3.2 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促进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政策法规,积极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顺利实施

4.2 加强中外资银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4.3 完善内部控制,提高银行应对风险的水平

4.4 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拓展业务

4.5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服务贸易以超越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飞速发展,其贸易额在逐年扩大。而金融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国服务贸易乃至经济发展的核心行业之一。同时,在四种金融服务贸易的运作方式中,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所占比例非常小,就商业存在和跨境支付二者来说,商业存在方式运用人缘、地缘优势,迎合了客户“本土化”的要求,节省了跨境支付所消耗的大量费用,已经超越了跨境支付成为现代金融服务贸易的主流方式。
  由于银行业的海外业务的拓展中主要以商业存在方式进行,因此本文以银行类的金融服务贸易为分析对象进行分析。分析外资银行在华(商业存在的进口)和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海外发展(商业存在的出口)的现状。然后在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出均衡发展我国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的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的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以金融体系中的银行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03-2012年间我国商业存在方式下银行类金融机构进出口的机构数量规模数据、资产总额数据以及业务范围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在我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政策引导下,我国银行类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都保持着增长的态势。
  第三章在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银行类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理论方面,主要研究了“客户追随”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银行的理论诠释。因素分析方面,在前一节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我国银行业海外发展数据和外资银行在华数据的分析,从银行内部因素,外部的国家因素、国际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进行阐述。
  第四章在前文分析了我国银行类商业存在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法律法规的设立、中外资银行发展互利共赢的措施、完善银行内控制度、加大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此来促进我国中外资银行进出口的协调发展。
  第五章,结论。本章在前文讲述的基础上从银行内部,母国,东道国三个角度加以适当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