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前路经枢椎椎体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6h】

前路经枢椎椎体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前路经枢椎椎体寰枢椎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螺旋CT’测量所得的数据来分析二种前路经枢椎椎体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应用该技术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40例寰枢椎(男20例,女20例)正常成人的螺旋CT扫描数据,利用CT工作站对数据进行MPR(multi-planar reconsturction)重建,用线条方向模拟螺钉钉道方向,分别测量两种不同入钉点(1:枢椎体前面底部2:寰枢椎关节面下缘中点)术式的最大,最小和理想外偏角以及最大,最小和理想后偏角,测量模拟螺钉的长度以及入钉点与正中矢状面的距离.。 结果:入钉点在枢椎前面底部时:置入螺钉在冠状面上的最大外偏角为36.2°±2.26°,最小外偏角为28.0°±1.9°,理想外偏角为31.9°±1.6°;置入螺钉在理想外偏角的斜矢状面上的最大后偏角为25.2°±2.1°,最小后偏角为15.6°±2.2°,理想后偏角为20.3°±1.7°。置入螺钉的模拟钉道长度为5.4cm±0.1cm。男女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入钉点在寰枢椎关节面下缘中点时:置入螺钉在冠状面上的最大外偏角为29.9°±2.6°,最小外偏角为12.5°±2.7°,理想外偏角为21.3°±2.1°;置入螺钉在理想外偏角的斜矢状面上的最大后偏角为40.5°±2.3°,最小后偏角为9.3°±2.6°,理想后偏角为24.4°±2.8°。置入螺钉的模拟钉道长度为2.7cm±0.1cm,男女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寰枢椎关节面最内侧缘至枢椎椎动脉管最内侧缘距离1.4±0.1cm,寰枢椎关节面下缘中点至枢椎正中线距离1.0±..1cm.,男女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从枢椎前面的底部置入螺钉固定寰枢椎时需外偏大约35°,后偏约20°,螺钉的长度可选用5~5.5cm。从寰枢椎关节面下缘的中点置入固定寰枢椎的螺钉,需外偏约20°,后偏约25°,螺钉的长度以大约2.7cm长为适当。如果在临床应用中掌握好进钉角度,并辅助C臂机,以提高螺钉置入的精确性,可以减少该术式可能损伤椎动脉和脊神经等并发症。

著录项

  • 作者

    冉波;

  •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 授予单位 四川大学;
  • 学科 外科学(骨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浩;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87.43;
  • 关键词

    解剖学; 寰枢关节; 前路手术; 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