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循环经济模式在浙江农业发展上的实证研究
【6h】

循环经济模式在浙江农业发展上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导言

1.1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本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简述

1.4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2.1基本含义与特征

2.1.1循环经济的概念

2.1.2循环经济的内涵

2.1.3循环经济理论的演化

2.2循环经济三大原则

2.2.1 3R原则

2.2.2 3R原则的排列顺序

第3章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上应用的基本框架和运行体系

3.1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上应用的概念和原则

3.2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上应用的国外经验

3.2.1日本:全面的战略推进机制和必要的资助

3.2.2波兰:少化肥,提高生态质量,追求生物多样性

3.2.3瑞士、德国:生态农业——健全的法律是关键

3.2.4澳大利亚:以环境保护为基点,建立农林牧和粮林饲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作体系

3.3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上应用的我国实践

3.3.1生态农业模式

3.3.2有机农业模式

3.4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应用上的问题

3.4.1可持续农业政策和法制建设工作落后

3.4.2观念上落后

3.4.3技术上落后

3.4.4缺少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规划

3.5循环经济模式在浙江农业发展上的应用

第4章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上应用的保障体系构建

4.1政策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4.2技术保障体系的构建

4.3政府职能界定

第5章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5.2各种发展评价指标的借鉴

5.2.1有关衡量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5.2.2国内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3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1构建思路

5.3.2指标体系及其权值

第6章循环经济模式在浙江农业发展上应用的实证研究

6.1循环经济模式在浙江农业发展上应用现状分析

6.2循环经济模式在浙江农业发展上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6.3循环经济模式在浙江农业发展上应用评价结果

6.4促进循环经济模式在浙江农业发展上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第7章总结

7.1结论

7.2问题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循环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被看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在国外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已成为实现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上的应用,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道路,循环型农业必将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真正成为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从我国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上的应用实践出发,对比国际上循环经济发展的历程,指出我国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应用上存在着法律政策、观念、技术以及指标体系和规划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要加快循环经济模式在我国农业发展上的应用,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构建适宜的体制机制,保障我国新农村运动的开展。本文认为,现阶段应从政策法律、技术、政府职能三个方面着力,构建相应的保障体系。 -种体制的构建,一种新的范式生产模式的应用和推广,需要我们进行合理而准确的研究,做出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同样,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上应用的全面推开,需要构建相应的保障体系,更需要我们进行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应用上的评价指标,衡量农业循环化的发展运行情况,是我们研究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有效的保障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是明确发展差距、考核政策绩效、找出阻碍总体发展的个别因素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通过实践不断对政策法律保障体系、政府职能保障体系、技术支持保障体系进行完善的理论依据。 在一般性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应用上的普遍问题提出了构建相应保障体系,并依据Delphi法和3R原则构建了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循环经济模式在各地农业发展上的应用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其实践以及评价适宜以区域农业为研究对象。本文将以浙江省为例,考察其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发展上的应用状况,根据层次分析法(AHP)对其发展状况进行因素分析,并针对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