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神经损伤-肌肉萎缩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6h】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神经损伤-肌肉萎缩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PNI)是很常见的创伤性疾患,发病患者的数目与日俱增。如何促进损伤神经恢复,在神经长入肌肉之前预防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功能,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一直是外科研究的热点。虽然目前治疗的手术方法有所改进,新的药物、材料不断出现,但是其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近年来研究发现,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肌肉萎缩和神经损伤变性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抑制了离体失神经肌细胞蛋白降解,延缓了离体神经轴突变性的发生。本实验局部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分别研究其对失神经肌萎缩和延缓轴突变性的体内作用,为防治神经损伤-肌肉萎缩提供实验资料。 实验一: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周围神经嵌压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A组: MG-132组;B组:PBS对照组;制作成右侧坐骨神经嵌压损伤模型。取直径约0.25cm2的凝胶海绵覆盖于损伤处,10μl 的MG-132(浓度为20μm/l)滴于凝胶海绵中。对照组滴入10μl 的PBS。一周后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处死大鼠,在原神经损伤处远端切断神经,取出长1cm 的神经标本。分别行有髓纤维计数及NF、MBP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A组和B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有髓纤维计数分别为(-70±6)和(-79±7);(1480±372)和(968±306),两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以延缓周围神经的变性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实验二: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失神经肌萎缩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失神经肌肉萎缩的防治作用。 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50μL MG-132组;B组:100μL MG-132组;C组:对照组,制作成标准的右侧坐骨神经离断,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分别在A组和B组大鼠失神经腓肠肌局部注射浓度为20μmol/L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 50μL和100μL,1次/d;C组于相同部位注射100μL PBS,1次/d。连续注射1 wk后半数处死各组动物,各组剩余动物连续注射4 wk后处死,取双侧腓肠肌进行肌肉湿重萎缩率、总蛋白含量、肌细胞直径和横截面积测定,取下腔静脉血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白细胞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注射1 wk,A组和B组肌肉湿重萎缩率、总蛋白含量、肌细胞直径和横截面积分别为(24.5±3.5)%和(18.2±3.3)%、(9.98±0.68)mg/mL和(10.56±0.84)mg/mL、(14.61±1.26)μm和(14.96±1.34)μm、(790.25±12.26)μm2和(800.28±18.98)μm2与C组相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131.1±2.1)g/L、(132.3±2.4)g/L与C组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湿重萎缩率A组和B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4wk,A组和B组肌肉湿重萎缩率、总蛋白含量、肌细胞直径和横截面积分别为(60.2±3.7)%和(52.1±4.0)%、(7.04±0.70)mg/mL和(7.96±0.68)mg/mL、(10.63±1.04)μm 和(12.16±0.98)μm、(470.48±11.14)μm2和(498.47±10.34)μm2与C组相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A组和B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133.3±2.3)g/L、(131.0±2.1)g/L与C组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以通过抑制肌肉降解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延缓大鼠失神经肌肉萎缩,在4 wk时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