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为视角
【6h】

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导论

1.1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2.女性收入现状及就业趋势

2.1 女性收入现状

2.2 女性就业趋势

3.导致两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3.1 女性受教育程度低

3.2 传统性别意识和性别分工的束缚

3.3 女性的异化

4.解决两性收入差距的具体措施

4.1 社会主义理论家关于女性解放的论述

4.2 摆脱异化,恢复人的主体性

4.3 提高教育和培训投入

4.4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执法程序

4.5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4.6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展开▼

摘要

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女性纷纷走出家门,开始了独立自主之工作征途。新中国成立后,在法律上赋予了女性与男性完全平等的就业权利,女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大幅提高,主要表现为计划经济下形成了一股鼓励女性就业的风气,实现了女性的普遍就业;此后,/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社会步入急剧变化的转型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两性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而工资收入差距与就业结构又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女性就业存在两大趋势:非正规就业女性化和农业女性化,由于非正规就业与农业部门的从业人员总体收入水平较低,这就对女性的收入状况产生重要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女性教育或培训滞后与传统性别意识的残留所致,进而折射出女性依然不高的社会地位,这又可回溯为性别异化。对西方思想家的异化理论进行系统梳理,逐步丰富异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和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论述,考察了异化现象的特殊形态--性别异化,在两性收入差距产生原因方面进行了创意式的探索。性别异化是指人的性别反过来压迫人,人在两性关系中从主体沦落为客体的过程及状态。性别异化压抑了人的个性,使女性和男性都遭受到精神摧残和肉体束缚,两性都是性别异化的牺牲品。尤以女性的异化程度更为严重。性别异化的主要根源是父权制和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性别角色的固定化。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家为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傅立叶、恩格斯和倍倍尔不仅梳理、概括了女性受压迫的历史和现状,而且也为女性解放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傅立叶认为女性解放的关键在于意志自由、婚姻自由和政治自由。思格斯则认为女性应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工业化社会提供了这样的条件。倍倍尔的研究表明,女性在人类早期社会中的崇高地位与其知识和预见能力有密切联系。因此,他特别重视对女性的教育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他们的共同点是把女性解放与社会主义革命联系起来,主张用女性解放来带动全人类的解放。根据对两性收入差距原因的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家的相关论述,提出解决性别异化和两性收入差距的根本措施是消灭父权制和私有制,破除固定的社会性别角色的束缚;具体解决措施有五项:摆脱异化,恢复人的主体性:提高女性的培训投入和受教育程度: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执法程序;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两性的平等和谐依赖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摆脱性别异化的过程也就是促进两性平等和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当今中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已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领域,女性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时期,但是要彻底实现性别平等,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