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和转归的关联研究
【6h】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和转归的关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的研究进展

附 图

致 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题录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之一,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3.5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在中国,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乃至肝癌的患者很多,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HBV的持续感染,目前认为是与病毒、宿主年龄、性别、环境以及与其他病毒如HCV、HDV、HIV的复合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对孪生子的HBV感染研究表明宿主基因遗传因素对HBV感染的转归有重要影响。实际上,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是由很多不同的因素调控的,如细胞因子的产生、抗原递呈和受体识别等。已有研究表明,持续HBV感染或清除的遗传易感基因呈现基因多态性,如HLA和细胞因子受体。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是NK细胞和某些T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组特异性识别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I类分子的受体,是继HLA后发现的具有高度多样性的免疫调节基因家族,对NK细胞和T细胞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KIR根据功能分为抑制性和活化性两类受体。它们的膜外区有Ig样结构域,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编码KIR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9q13.42,是具有高度多样性的多基因家族。到目前为止,KIR基因家族已发现18个KIR基因,KIR基因的多样性除等位基因多态性外,还包括单倍型组成基因的多样性,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KIR基因数目及种类,这类似于HLA-DR的基因多态性,是KIR基因多样性的特征。单倍型根据基因成分的不同分为A和B两类,因而KIR基因家族具有更丰富的多样性。KIR根据胞浆区长短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ITIM的有无,功能上分为抑制性和活化性两种。长的胞内段存在着ITIM,介导免疫细胞的抑制性信号。短的胞内段缺乏ITIM结构,但其跨膜区有带正电的赖氨酸,与其他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的分子偶联传导激活性信号。在人类,抑制性受体识别MHC-I类分子。理论上讲,NK细胞和T细胞活化可能是由以下两种机制之一调控的:一个是调节细胞上的活化受体产生的活化信号,另一个是抑制性受体与配体的结合传递相对较弱的抑制性信号。KIR基因与靶细胞表面的HLA-I类分子结合后,传递活化信号或抑制信号调节NK细胞和T细胞的活化,因此在抗病毒感染和肿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研究表明,KIR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银屑病性关节炎、Ⅰ型糖尿病等均发现与KIR基因异常有关。2002年Martin等在“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KIR和HIV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报告:KIR3DS1在其相应配体HLA-Bw4-80IIe存在时能延迟HIV感染者发展为AIDS患者。Kakoo对1053例HCV感染者的K1R基因分型分析发现,KIR2DL3和HCV清除有关,可能是HCV感染的保护性基因。为探讨KIR基因与HBV感染或清除之间的关联,我们用PCR-SSP方法研究了150慢性乙型肝炎病人,251例自限性HBV感染者和412例健康正常对照的KIR基因的多态性。 目的:研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和转归的相关性。 方法和步骤: 研究对象:我们研究分析的813例样本包括1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251例自限性HBV感染者和412例健康正常对照。自限性HBV感染者:肝功各项指标正常,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而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所有样本均排除甲肝、丙肝、戊肝和HIV等复合病毒感染;并除外糖尿病、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所有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均知情同意。基因组DNA提取:采用标准盐析法提取5ml EDTA抗凝外周静脉血基因组DNA样本,-20℃保存备用。 PCR-SSP基因分型: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所有收集的样本进行KIR基因分型。KIR基因位点检测15个KIP,基因和2个假基因。其中8个基因属抑制性受体,与抑制功能有关;6个基因属活化受体,传递活化信号。PCR/SSP扩增反应引物根据KIR基因序列和分型文献设计,由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共32对,其中2DS5、KIR1D、3DP1(X)和3DP1v(Xv)基因用一对引物,余14个基因各用两对引物,以保证阳性基因的检出率。框架基因2DL4、3DL2和3DL3作为阳性内参照。在Gene Amp PCR System 9700PCR扩增仪上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体积为20uh:含lul基因组DNA, 6ul特异引物,2ul 10×PCR buffer,1.6ul MgCl2,0.4ul dNTP,0.125ul Taq DNA聚合酶和8.875ul双蒸水。反应条件:96℃1 min;96℃ 25see,65℃ 45sec和72℃ 30sec,5循环;96℃ 25see,60℃ 45see和72℃30see,21循环;96℃ 25sec,55℃ 60sec和72℃ 120sec,5循环;72℃延伸10min。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成像:PCR产物进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160V电压电泳30分钟。电泳完毕,用ALPHA2200凝胶图象分析仪进行电泳图象分析,对每个样本进行KIR基因分型分析。 单倍型分析:根据以下KIR基因单倍型分型综合标准: (1)所有单倍型均包含3DL3、2DIA和3DL2; (2)一个单倍型中含有2DL2或2DL3,但非同时存在; (3)一个单倍型中含有3DP1或3DP1v,但非同时存在; (4)单倍型B携带一个或多个KIR2DL5、KIR2DS1、KIR2DS2、KIR2DS3、KIR2DS5和KIR3DS1,而单倍型A不包含这些基因。 统计学分析:观测到的KIR基因出现频率(F)通过直接计数测得,pf(%)=阳性基因数厮究组总人数;KIR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为gf=1-(1-pf),;单倍型频率(%)=观测单倍型阳性数/2n,n为研究个体数。用SAS9.0软件包四格表双尾Fisher精确检验或x2检验对KIR基因频率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分析。 结果: 1.在CHB病人组和对照组中均可检测到所有18种KIR基因:所有个体均检测到3个框架基因以及KIRZ。 2.CHB病例组KIR2DL5、KIR2DS2、KIR2DS3和KIR2DS5基因的阳性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3.CHB病例组KIR2DS2和KIR2DS3基因的阳性率较自限性HBV感染组升高,而KIR2DL5、KIR2DS1和KIR3DS1基因的阳性率较自限性HBV感染组减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2DS5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4.自限性HBV感染组KIR2DL5、KIR2DS1、KIR2DS5和KIR3DS1基因的阳性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而KIR2DS2和KIR2DS3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5. 具有两个以下活化性KIR基因的个体在健康对照组比CHB病例组和自限性HBV感染组明显增多,而具有两个或以上活化性KIR基因的个体在CHB病例组和自限性HBV感染组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 6.在三组人群中共发现32种基因型。CHB病例组基因型G、M和FZ1的频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自限性HBV感染组基因型AH的频率较CHB病人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增高。自限性HBV感染组基因型G和AH的频率比健康对照组增高,而AF和AJ比健康对照组降低。 7.CHB病人组单倍型2频率比正常对照组减低而单倍型4和单倍型8比正常对照增高。与CHB病人组相比,自限性HBV感染组单倍型5的频率增高而单倍型8频率降低。自限性HBV感染组单倍型1和单倍型2比正常对照组减低而单倍型4和5比正常对照组增高。 8. CHB病人组和自限性HBV感染组A单倍型频率均比健康对照组减低,而B单倍型频率均比对照组增高℃HB病人组和自限性HBV感染组间A单倍型和B单倍型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我们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利用SSP-PCR技术,分别对健康对照组、自限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和慢性乙肝患者的KIR基因进行了检测,分析了三组研究对象的基因型和单倍型,结果表明KIR基因多态性很可能与HBV的遗传易感性和HBV感染后的转归有关。 1、KIR2DS2和KIR2DS3是HBV易感基因:慢性乙肝患者组的KIR2DS2和KIR2DS3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自限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组,后两组中KIR2DS2和KIR2DS3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提示KIR2DS2和KIR2DS3基因的存在与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有关,持续的肝脏组织损害和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而导致慢性乙型肝炎。 2、KIR2DS1、KIR3DS1和KIR2DL5可能是保护基因,促进HBV的清除:自限性乙肝病毒感染组KIR2DS1、KIR3DS1和KIR2DL5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提示KIR2DS1、KIR3DS1和KIR2DL5KIR基因的存在有利于乙肝病毒的清除。 3、KIR基因型和单倍型可能与.HBV的遗传易感性或清除有关:自限性乙肝病毒感染组基因型AH的频率较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增高,提示AH基因型有利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组和自限性乙肝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单倍型频率均减低,而B单倍型频率均增高,CHB病人组和自限性HBV感染组间A单倍型和B单倍型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KIR基因B单倍型者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