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二人台艺术中蒙古族音乐文化因素
【6h】

论二人台艺术中蒙古族音乐文化因素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第一章二人台艺术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一节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政治经济背景

(二)地理文化背景

第二节二人台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打坐腔(蒙古曲儿)阶段

(二)打玩艺儿阶段

(三)二人台阶段

第二章二人台艺术中的蒙古族音乐文化因素

第一节二人台音乐与蒙古族民歌的旋法共性

(一)节奏中的自由形式

(二)旋律中的装饰音

(三)旋律中的折转跳进

(四)旋律中的特色切分音

(五)二人台汉族曲源音乐中的蒙古族民歌因素

第二节二人台传统乐器与蒙古族乐器的渊源关系

(一)梅(竹笛)

(二)四胡

(三)扬琴

(四)四块瓦

第三节二人台语言中的蒙古族语言元素

第四节二人台艺术与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美学共性

(一)二人台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

(三)二人台艺术与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审美共性

第三章二人台艺术的前景与变迁

(一)保持、发扬二人台艺术风格,不断创作紧随时代的新剧目

(二)重视二人台演艺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二人台艺术的戏曲化

结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论述了二人台艺术中存在的蒙古族音乐文化因素。以这一因素为切入点,追溯二者之间内在的渊源关系。全文共分三个章节,内容包括:二人台艺术产生的历史条件;二人台艺术中的蒙古族音乐文化因素以及二人台艺术的前景与变迁。 透过二人台艺术与蒙古族音乐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这一视角,进一步探索二人台艺术的形成地区与文化归属问题,最终论证二人台艺术的形成地区应属内蒙古西部;通过“走西口”,内蒙古西部地区成为蒙汉人民共同生活的杂居地,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与交流,两种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逐渐相互借鉴融合,形成二人台艺术。二人台应是蒙汉人民在长期生活艺术实践中共同创造的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并具传统赛社文化性质的地方小戏,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及多元文化性质的民间艺术;同时证明二人台艺术是我们充分研究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之间渊源关系的有效资源,提示了中原文化如何受到草原文化的影响,其音乐文化母体仍存活于现在的变体之中,为我国古音乐文化的保存与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